想找一些与月亮有关的成语吗?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关于月亮的成语大全及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
日月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宋·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我想这光阴似水,日月如梭。(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元·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宋·朱熹《六先生画像赞·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元·白挺《西湖赋》:“春雨为观,香月为邻,水竹院落,无边风月,见天下地心以志之。”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乌飞兔走,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
五代蜀·韦庄《酒泉子》词:“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直谈到月落星沉,我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告别。(杨朔《生命在号召》)
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乘着这个改朝换代的时机,咱们得众星捧月,把他抬出去!(老舍《四世同堂》七)
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宋·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明·唐寅《春日花前咏怀》:“我且花前沉醉,管甚个兔走乌飞,白发蒙头。”
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
宋·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行走三市,竞放花灯。”
这三月十四日晚上,星月交辉,风清气爽。★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指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锦云中翠绕珠围,碧天边玉走金飞。★元·张可久《寨儿令·春晚次韵》曲
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
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应为伊惆怅江南,月落参横后。★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
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河湾子修堰坝的工地,月明星稀,小河水静静流入水渠。★李准《李双双》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棕人新婚。
宋·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清·洪昻《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酒樽之前,月亮之下。指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你但看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这都是无往不复。(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像众星拱月似的,学生们围在老教授身边,肩膀靠着肩膀,胳膊挽着胳膊。★碧野《报晓峰》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五灯会元·清凉益禅师法嗣·黄山良匡禅师》问‘众星攒月时如何?’师曰‘唤甚么作月?’”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宋·晁端礼《行香子》词:“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原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1)祝你们花好月圆,白头偕老。(2)我们结婚的东西都已准备好,就等着花好月圆的那一天了。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唐·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宋·吴礼之《桃源忆故人·春暮》:“欢随仙子乘鸾去,镂月裁云何处?”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经过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那一顿如流星赶月,风卷残云,吃得罄尽。”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阮小七真个流星赶月的一般,吃了一回。”
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宋书·孝武帝纪》:“皇家造宋,日月重光,璇玑得序,五星顺命。”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秋月春花易老,赏心悦事难凭。(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出)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德与年而俱进,如日升月恒。”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