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源自《西游记》的成语大全

简介

对于《西游记》我们经常接触到,关于西游记的成语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出自西游记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狼餐虎咽

解释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二回:“[行者]迎着里面灯光,仔细观看。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

例子

老军道:“忒过分了!”父子二人正在饥馁之时,拿起饭来,狼餐虎咽,尽情一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

计穷力竭

解释

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六回:“妖王笑道:‘那猴儿计穷力竭,无处求人,断然是送命来也。’”

例子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正是顽固派恨极外国人计穷力竭的时候,毓贤对义和团让步。”

讲经说法

解释

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出处

《西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例子

《西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叫苦连天

解释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你怎么正战到好处,却就叫苦连天的走了?”

例子

今番受了轮船火车上下劳顿,早害得他叫苦连天。(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急处从宽

解释

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家长礼短

解释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出处

《西游记》第四二回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

蛟龙戏水

解释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金璧辉煌

解释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今蝉蜕壳

解释

金蝉脱壳。今,通金”。指使用计谋而逃脱。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被小将使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撤身得空,把这和尚拿来,奉献大王,聊表一餐之敬。”

家丑不可外谈

解释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出处

《西游记》第六九回古人云‘家丑不可外谈。’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可告之。”

昏头昏脑

解释

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却说八戒跌得昏头昏脑,猛抬头,见丝篷丝索俱无,他才一步一探,爬将起来,忍着疼,找回原路。”

例子

茅盾《当铺前》:“王阿大像当头吃了一棍子,昏头昏脑地不知道怎样才好。”

洪福齐天

解释

洪:大。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例子

我居然逃过了这一关,真是洪福齐天,就是每年开一次庆祝会也不算过分。(鲁迅《集外集拾遗·我的种痘》)

花容月貌

解释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例子

(1)他的妻子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才高八斗。(2)参赛的中外时装模特儿小姐个个花容月貌。

胡说八道

解释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例子

为了造语惊人,对仗工稳起见,有些文豪们简直不恤胡说八道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花颜月貌

解释

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例子

刘姥姥见平儿遍身凌罗,插金戴银,花颜月貌,便当是凤姐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火眼金睛

解释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出处

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例子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炒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回)

浑身解数

解释

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三回:“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那似辘轳。”

例子

鱼,大约也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才死里逃生,如今累了,潜在水里不动了。

浑然无知

解释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那贼浑然不知,不言不语。”

呼来喝去

解释

呼、喝大声喊叫◆之即来,喝之即去。形容随意驱使。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

划地为牢

解释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划地为牢,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

例子

‘张富英这小子,不会跑吧?’‘他敢。’得划地为牢,要不价,跟头年韩长脖似的,蹽大青顶子,也是麻烦。★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五

魂飘魄散

解释

形容惊恐万状。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娘娘见说,魂飘魄散,急下亭抱起,紧搂在怀。”

例子

两个儿子虽然性恶,但赵阴阳四十多年前就预测到他们的作孽,也顿时胆颤心惊,魂飘魄散。★贾平凹《妊娠》第二章二

公平交易

解释

公平合理的买卖。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8回:“公平交易,又不化他,又不抢他,何罪之有!”

例子

我们需要市场的公平交易,才能保证市场繁荣。

骨软筋麻

解释

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众臣悚惧,骨软筋麻。战战兢兢,痴痴痖痖。”

例子

警备队一听,吓得骨软筋麻,暗暗说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

关门闭户

解释

门户都关闭起来。形容冷清寥落。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街六市,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

例子

1. 炎热的正午,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
2. 荒凉的城拆毁了;各家关门闭户,使人都不得进去。
3. 荒废的城拆毁了;各家关门闭户,使人不得进去。
4. 新译本荒凉混乱的城破毁了,各家关门闭户,使人不得进入。
5. 荒

鬼哭神号

解释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则听得鬼哭神号,休猜做三唱《阳关》出霸桥。”

例子

1. 赶紧看地址,没想到上面写的地址是:士林夜市非吸烟区万宝路一刀二段万人空巷梅花三弄鬼哭神号!

放屁添风

解释

比喻在一边助威。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

风轻云淡

解释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例子

寒食春归御柳条,风轻云淡日轮高。★明·无心子《金雀记·定婚》

翻江搅海

解释

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龙能喷云暧雾,播土扬沙。有巴山捎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例子

那船顺风吹去,就是乌雅快马也赶他不上。越刮越大,真是翻江搅海,十分利害。★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九回

饿虎扑食

解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例子

警察躲在罪犯的后边,趁其不备饿虎扑食,将罪犯摁倒在地,当场抓获。

典身卖命

解释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

东游西荡

解释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

大显神通

解释

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九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例子

排灌站一到雨季就大显神通,多大的水一半天也能排尽。

大吹大打

解释

指鼓乐齐作。

出处

《西游记》第六四回:“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

例子

他媳妇也是个翰林的女儿,万家费了几千两银子娶进来,那日大吹大打执事灯笼摆了斗街,好不热闹。★《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顶名替身

解释

犹言顶名冒姓。

出处

《西游记》第十五回顶名替身者取首级,交头互耳者取首级。”

毒魔狠怪

解释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出处

《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登界游方

解释

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登山越岭

解释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叠岭层峦

解释

叠:重叠;层:重复,接连出现。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走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叠岭层峦险峻山。”

餐风宿露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五本第二十出:“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例子

儿在程途,又怕餐风宿露,求神问卜,把归期暗数。★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

趁火打劫

解释

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例子

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趁火打劫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出头露面

解释

指在公开场合出现。也指出风头。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众僧们听说认亲,就把他圈子阵围将上来,一个个出头露面,咳嗽打响,巴不得要认出去。”

例子

甥女虽然年幼,也觉不好出头露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

撮土焚香

解释

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例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重生父母

解释

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处

元·杨景贤《西游记》四本一五出:“重生父母,再长爹娘。”

例子

某一家骨肉皆足下所再造,虽重生父母不及此恩。”(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

擦掌磨拳

解释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出处

《西游记》第二二回:“那大圣护了唐僧……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

例子

俞实夫猛然地站起来,寿美子擦掌磨拳地要奔出去,静子拉住了她。★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二幕

秤砣虽小压千斤

解释

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三十一回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穿花纳锦

解释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趁哄打劫

解释

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山洞而去。”

半路出家

解释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

例子

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写啊改啊,改啊写啊,终于写出了好作品,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半路出家的作家。(公今度《长短录》)

不打自招

解释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他忽然说出道:后日是他母难之日,邀请诸邪来作生日。”

例子

但是我还要说重庆发言人是个蠢猪,他不打自招,向人国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计划。(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不顾死活

解释

顾:顾念,考虑。连生死也不考虑了。形容拼命蛮干,不顾一切。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伙之类,尽皆打碎。”

例子

他们更希望有经验的人来领导他们,他们原意不顾死活地保卫家乡。★巴金《火》第二部十

不识高低

解释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这个不识高低的人,竟然让她给他传球!”

不识起倒

解释

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出处

《西游记》第五二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您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例子

费小胡子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不识起倒的曾老二一定把吴荪甫缠的头痛。★茅盾《子夜》十

铺胸纳地

解释

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破烂流丢

解释

破烂不堪的样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

念念有词

解释

念念连续不断地念叨。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手里捻珠,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吹了一口气,忽的吹降去,便是一狂风。”

扭扭捏捏

解释

行走时身体故意左右扭动摇摆。形容举止言谈不爽快,不大方或故做姿态和。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

例子

难为你说的齐全,别象他们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弄嘴弄舌

解释

弄:玩弄,卖弄。犹言耍嘴皮子。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这个弼马瘟着然会弄嘴弄舌。”

例子

次后孙家叫养娘来说,我也罢了,又是你弄嘴弄舌,哄着他家。★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女貌郎才

解释

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俺什么女貌郎才厮撞着,将父母远乡相抛,雁杳鱼沉没下落。”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一回:“却说李衙内和玉楼,两个女貌郎才,如鱼似水。”

例子

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不辞非鸦非凤的,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只图一马一鞍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拿贼拿赃

解释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袅袅娜娜

解释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同“袅袅亭亭”。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一回:“那簇人歇下轿,养娘扶女子出了轿,径望艮岳门内,袅袅娜娜,妖妖娆娆走进去。”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回:“正自没个消息,忽见松阴下,有一女子,手折了一枝香兰,袅袅娜娜而来。”

例子

那小娘子啭莺声、吐燕语道:‘主翁先行,贱妾随后。’只见袅袅娜娜走出房来,道了万福。★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没头没脸

解释

指不顾脸面或不顾一切,狠狠;也满头满脸。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那道士闻得此言,拦住门,一齐动叉钯、扫帚、瓦块、石头,没头没脸,往里面乱打。”

例子

咱们得有点身价,以后不准你没头没脸地去撩骚。★陈登科《破壁记》第五章

眉花眼笑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例子

他听了人家的祝贺语,眉花眼笑地答谢。★叶圣陶《一个朋友》

没世不忘

解释

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回:“长老,你果是救得我回朝,没齿不忘不恩。”

例子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生逢盛世,荡荡难名,一以寄没世不忘之恩。”

没齿不忘

解释

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回:“长老,你果是救得我回朝,没齿不忘不恩。”

例子

在我最艰难时他给予我的帮助,我将没齿不忘。

冒名顶替

解释

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例子

《古文尚书》的运气真够坏的,不但没有能够露头角,还一而在的遭到了些冒名顶替的事儿。(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懵懵懂懂

解释

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密密层层

解释

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聆音察理

解释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例子

要多思多想,一窍通,百窍通,聆音察理,随机应变。★包蕾《猪八戒学本领》

拉闲散闷

解释

说闲话,闲聊解闷。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拉闲散闷耍子而已。”

来去无踪

解释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例子

他岂不又有枝添叶儿,必说这妖怪青脸红发,来去无踪。(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

流星赶月

解释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那一顿如流星赶月,风卷残云,吃得罄尽。”

例子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阮小七真个流星赶月的一般,吃了一回。”

蝼蚁贪生

解释

蝼蚁:蝼蛄和蚂蚁。蝼蛄和蚂蚁那样的小虫也贪恋生命。旧指乞求活命的话,有时也用以劝人不可轻生自杀。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六回:“万望大圣慈悲,可怜蝼蚁贪生之意,饶了我命,愿送你师父过山。”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