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小学生成语大全「推荐」

简介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小学生成语大全,欢迎阅读!

平易近人

解释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例子

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

光明磊落

解释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例子

他为人光明磊落,在群众当中威信很高。

料事如神

解释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祭足料事,可谓如神矣。”

例子

我又不能料事如神,除了硬挺之外,总不免要吃点小亏。(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四回)

集思广益

解释

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例子

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憨态可掬

解释

憨态:质朴,形容天真而显傻气。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天真而显单纯,毫无心机的样子充溢在外,很招人喜爱。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也作“憨状可掬”。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例子

马戏团的小丑们非常憨态可掬。

容光焕发

解释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例子

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方纪《歌声和笛音》)

悠然自得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例子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色。”

垂头丧气

解释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例子

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来。(梁斌《红旗谱》十三)

能说会道

解释

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例子

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能说会道。(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妙语连珠

解释

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例子

他妙语连珠地发言让大家捧腹大笑。

三顾茅庐

解释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例子

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悬梁刺股

解释

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例子

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走马观花

解释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例子

马上就进考场了,他只得走马观花地翻了一遍课本。

前赴后继

解释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出处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例子

波涛汹涌的海浪,奔腾着,咆哮着,没有尽头。

恩重如山

解释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

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例子

他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从死亡线上救过来,对我真是恩重如山。

肝胆相照

解释

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

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例子

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循序渐进

解释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出处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例子

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循序渐进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发奋图强

解释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相矛盾

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例子

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子

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无懈可击

解释

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出处

《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例子

前后不过四五个钟头。却也办得细密周到,无懈可击。(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二回)

铺天盖地

解释

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例子

洪水霎时铺天盖地而来,冲倒了树木和房屋。

春寒料峭

解释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例子

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风雨凄凄。(何为《春夜的沉思和回忆》)

春风化雨

解释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

《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例子

满想在这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刚入党后的一点钟内,就要离开这块令人陶醉的土地。(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十二章

秋高气爽

解释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

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例子

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济济一堂

解释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

《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例子

摄影中济济一堂的满是儿童。(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高朋满座

解释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例子

邕高朋满座,闻粲至,倒履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美不胜收

解释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例子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美妙绝伦

解释

美妙:美好,奇妙。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例句:这座小山村的景色美妙绝伦。

出处

唐·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美妙绝伦。”

例子

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美妙绝伦的最热情的接待。(魏巍《东方·归来》)

锦绣河山

解释

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出处

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例子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寄南征诸将》诗)

重峦叠嶂

解释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

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例子

朱自清《瑞士》:“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

繁花似锦

解释

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出处

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例子

中饭后,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

百花齐放

解释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例子

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大雨如注

解释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例子

1. 天空布满了阴霾,外面大雨如注。
2. 不意大雨如注,无法启程。
3. 你应该拿把伞--外面真的大雨如注。
4. 其后的三天里,天气变化无常,时而多雾小雨,时而大雨如注。
5. 每天中午与傍晚,餐厅中都会电闪雷鸣

云雾迷蒙

解释

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处

刘白羽《长江三日》两条大江,骤然相见,欢腾拥抱,激起云雾迷蒙,波涛沸荡,至此似乎稍为平定,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

例子

战士们行进在云雾迷蒙的山间小路上。

兴国安邦

解释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出处

《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道听途说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例子

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尚求指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东倒西歪

解释

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出处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例子

子期使侍卫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卫东倒西歪,二人径入殿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承前启后

解释

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例子

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鲁迅《两地书》一一)

鬼鬼祟祟

解释

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例子

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林林总总

解释

形容众多。

出处

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 林林而群。”

例子

在林林总总的这类故事中,也有一个是说鲁班学习海龙王宫殿的建筑艺术。(秦牧《鲁班的妙手》)

密密麻麻

解释

多而密的样子

出处

巴金《繁星》:“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例子

余华《活着》:“下面的国军就跟蚂蚁似的密密麻麻地拥来拥去,扔下的一箱箱弹药没人要,全都往一袋袋大米上扑。”

风风雨雨

解释

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出处

元·张可久《晋天乐·忆鉴湖》:“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例子

张贤亮《“不可说”》:“相当多的人民群众重温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经历的风风雨雨。”

朦朦胧胧

解释

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1回:“走了一五更,天色朦朦胧胧,尚未明亮。”

例子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勤勤恳恳

解释

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例子

报德明功,勤勤恳恳。★《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芸芸众生

解释

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出处

《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例子

这些话,是告诉芸芸众生,到底是有一大部分感觉不敏的。(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

奄奄一息

解释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例子

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了。

面面相觑

解释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出处

明·张岱《海志》:“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

例子

墙外有数十人,面面相觑,各有惊异之状。(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

喋喋不休

解释

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

《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例子

廖二嫂还满腹闷气,喋喋不休。(沙汀《呼嚎》)

铮铮铁骨

解释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出处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

例子

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

莘莘学子

解释

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出处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今日的莘莘学子,想读书都没有地方,一个完备的图书馆也没有。”

例子

宗璞《南渡记》第二章:“一城一地可失,莘莘学子不可失,教育者更不可失。”

胆小如鼠

解释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

《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例子

他们样子往往很凶,其实胆小如鼠。(郭小川《文学工作不能跃进》)

狗急跳墙

解释

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出处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例子

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顺手牵羊

解释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出处

《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

例子

据说座山雕的部下有个顺手牵羊的老方子,一撮毛可能是想施展这个伎俩。(曲波《林海雪原》十二)

万象更新

解释

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例子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农民又开始耕种了。

如鱼得水

解释

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例子

1. 他适应了中国的生活,如鱼得水。
2. 但却让我如鱼得水想知道为什么吗?
3. 万斯在这种地方如鱼得水,就像赫斯渥从前一样。
4. 他兴致勃勃,一举一动都如鱼得水。
5. 一到了水中,澳大利亚游泳选手就如鱼得水。

鹤发童颜

解释

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

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例子

(华佗)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鹤立鸡群

解释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例子

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九回)

龙腾虎跃

解释

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

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例子

但是他的心情十分敞朗,坚信只要度过这段困难日子,局势就会好转,任自己龙腾虎跃。(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心猿意马

解释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处

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例子

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眼高手低

解释

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出处

清 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例子

眼高手低的人,看别人做事好像很容易,一旦自己动手时,却又干不好。

耳闻目睹

解释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例子

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鲁迅《呐喊·一件小事》)

飞蛾扑火

解释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出处

《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例子

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螳螂捕蝉

解释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

见多识广

解释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例子

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茅盾《过年》)

千辛万苦

解释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出处

元·张之翰《元日》:“千辛万苦都尝遍,只有吴淞水最甘。”

例子

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邹韬奋《抗战以来·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

东倒西歪

解释

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出处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例子

子期使侍卫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卫东倒西歪,二人径入殿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南辕北辙

解释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例子

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甚么和议可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由此及彼

解释

此这个;彼那个。由这一现象联系到那一现象。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6回遇着通晓之人,就虚心请问,由此及彼,铢积寸累,自然日有进益。”

反败为胜

解释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例子

王朔《我是你爸爸》:“接下来的两局,马林生反败为胜。”

九牛二虎之力

解释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出处

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例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件事弄妥了,未曾涉讼。(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天时地利人和

解释

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例子

咸渊想了一会,道:‘行兵须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今之计,地利、人和倒用不着了,是要讲天时了。’★清·刘璋《斩鬼传》第八回

动如脱兔

解释

比喻行动敏捷。

出处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例子

“动如脱兔”常与“静若处女”连用

化干戈为玉帛

解释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例子

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老舍《茶馆》第一幕)

千钧一发

解释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例子

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心旷神怡

解释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例子

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心旷神怡。(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垂头丧气

解释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例子

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来。(梁斌《红旗谱》十三)

临危不惧

解释

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

《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例子

方志敏烈士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镇定自若

解释

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出处

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例子

陈忠实《白鹿原》第一章:“他永远镇定自若成竹在胸。”

春光明媚

解释

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

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例子

行够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百花齐放

解释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例子

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