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用于描写景物的成语及解释

简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描写景物的成语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寸光阴一寸金

解释

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出处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例子

老师常教导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使我们懂得时间的珍贵。

莺歌燕舞

解释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处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例子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一箭之地

解释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例子

他的射击技术,只能达到一箭之地。

一时半刻

解释

指很短的时间。

出处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例子

丁玲《杜晚香·作媳妇》:“晚香一时半刻是不能深刻体会老人们的心意的。”

燕语莺啼

解释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

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例子

绿树春深,燕语莺啼声断续,蕙风飘荡入芳从丛。(五代蜀·毛文锡《酒泉子》词)

一朝一夕

解释

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出处

《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例子

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清·严复《论世变之亟》)

一年半载

解释

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出处

元·杨梓《敬德不服老》:“将军你且耐心到那里,不过一年半载,俺众将每必然保奏将军回来。”

例子

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一衣带水

解释

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出处

《南史·陈后主纪》:“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例子

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

一望无际

解释

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例子

蒙古族骑士们像雄鹰一样,翱翔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异军突起

解释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例子

武昌树帜,余在沪读,值先烈陈英士先生异军突起。(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永世无穷

解释

永世:永远。永远没有穷尽。

出处

《尚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

应付裕如

解释

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出处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他跟随白大夫将近一年的时间,见习过上千次的大小手术,许多许多大手术他都应付裕如,很有经验了。”

例子

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然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邹韬奋《经历·英文的学习》)

一来二去

解释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出处

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装糊涂了,倒象真的一样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例子

余秋雨《霜冷长河·长者》:“一来二去,上级居然下令要复课了。”

月黑风高

解释

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出处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例子

遇上月黑风高的晚上,飞砂走石,满地乱滚,长城就在咬牙切齿骂人了。(杨朔《秋风萧瑟》)

应接不暇

解释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例子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应有尽有

解释

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出处

《宋书·江智渊传》:“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例子

这家商场里的商品品种丰富,应有尽有。

一泻千里

解释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例子

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明·王世贞《文评》)

月白风清

解释

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例子

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九回)

源远流长

解释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

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例子

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秦牧《一个黑人战士的豪迈声音》)

鱼米之乡

解释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出处

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例子

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六回)

月下老人

解释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

出处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记载传说故事:唐朝的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一本书。询问后,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例子

正是一对佳人才子。虽在海外,也是一国驸马,富贵无穷。况天缘是月下老人赤绳系定的,不必多疑。(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月落星沉

解释

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

出处

五代蜀·韦庄《酒泉子》词:“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例子

直谈到月落星沉,我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告别。(杨朔《生命在号召》)

与日俱增

解释

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出处

《清史稿 圣祖纪三》:“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当以慈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例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的感情与日俱增。

迎风招展

解释

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挖云镶边的号褂,映日争辉。”

例子

山岗上的红旗迎风招展,方圆一公里都可看见。

云蒸霞蔚

解释

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例子

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刘白羽《长江三日》)

一碧万顷

解释

形容青绿无际。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例子

时候已经将近中秋,晴空是一碧万顷。★成仿吾《牧夫》

与时消息

解释

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出处

《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后汉书·孔融传》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行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

燕舞莺啼

解释

莺黄鹂。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扬眉瞬目

解释

①犹横眉怒目。②一举眉,一转眼。形容时间极短。③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杳无人迹

解释

杳:不见踪影;迹:脚印。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凉、偏僻,从来没有人去过。

出处

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

例子

穿过小亭,有秋千一架,上与云齐;而罥索沉沉,杳无人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张灯结彩

解释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例子

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峥嵘岁月

解释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出处

宋 廖行之《沁园春 和苏宣教韵》词:“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例子

携来百侣同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钟灵毓秀

解释

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出处

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例子

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凿壁偷光

解释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例子

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终身大事

解释

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

例子

但终身大事 ,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自惭形秽

解释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例子

她自惭形秽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争分夺秒

解释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出处

《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例子

我们在学习上要争分夺秒。

座无虚席

解释

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出处

《晋书·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例子

中国杂技团在加拿大的每场演出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还得增加数以百计的临时座位。

兆载永劫

解释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出处

《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朝种暮获

解释

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出处

《汉书·郊祀志下》:“言世有仙人……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获。”

例子

若必月旦,则颜回食埃,不免贪污;盗跖引少,则为清廉。朝种暮获。善恶未定矣。★《晋书·祖纳传》

整年累月

解释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出处

贺宜《天竺葵和制鞋工人的女儿》他们不能眼看着孩子整年累月受病的折磨,也不能让自己的同志为了这样的事苦恼,得好好想想办法。”

争奇斗艳

解释

奇:奇异;艳:色彩鲜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例子

尤其令邓幺姑神往的,就是讲到成都一般大户人家的生活,以及妇女们争奇斗艳的打扮。★李喆人《死水微澜》一

栉比鳞差

解释

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同栉比鳞次”。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迩来林栖谷隐,栉比鳞差。”

枝繁叶茂

解释

枝叶繁密茂盛。

出处

明·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只争旦夕

解释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亦作只争朝夕”。

出处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只争朝夕

解释

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例子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

重山峻岭

解释

连绵起伏的高山。

出处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转瞬之间

解释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

出处

清·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若余于董氏,则有师友偲偲之力,而零落于转瞬之间,更可伤也。”

例子

转瞬之间,从曲折的山路有一队奔跑的马蹄声迎面而来。★姚雪垠《李自成》

走石飞沙

解释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例子

椿岩念动品评,霎时间天昏地暗,走石飞沙。★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十二

朱阁青楼

解释

指华美精致的建筑。

出处

宋·苏辙《黄楼赋》掁臂长啸,风动云兴;朱阁青楼,舞女歌童。”

蛛网尘封

解释

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余录其《浪淘沙》云:‘春到凤城中,游运方通,闲来指点过桥东。记得当时心醉处,蛛网尘封。’”

例子

其书本贮内府,康熙间因编官书,移置翰林院供参考,此后蛛网尘封无人过问者数十年。★梁启超《论清代学者之辑佚书》

转眼之间

解释

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遥遥无期

解释

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看看前头存在黄胖姑那里银子渐渐花完,只剩得千把两银子,而放缺又遥遥无期。”

例子

这件事我不能遥遥无期地等下去,希望能尽快给以解决。

羊肠鸟道

解释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出处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例子

千崖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陈毅《乐安宜黄道中闻捷》)

夜长梦多

解释

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

出处

清·吕留良《家训真迹》:“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巩将来有意外,奈何?”

例子

这件事要赶紧解决,免得夜长梦多,再出问题。

阳关大道

解释

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出处

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例子

他们已经跳过了可怕的阶级分化的历史道路,走上社会主义的阳关大道了。(秦牧《原始公社的影子》)

鸦雀无声

解释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子

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鸦雀无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鸦默雀静

解释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出处

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子

贺老师说完了,三个人鸦默雀静地戳在路灯底下。(陈建功《找乐》第五章)

羊肠小道

解释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出处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例子

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岔路甚多,甚难分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

夜静更深

解释

无声无息的深夜。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

例子

夜静更深,你要是听见海浪哗啦哗啦拍着长城脚,据说那是孟姜女又哭了。(杨朔《秋风萧瑟》)

夜深人静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例子

虽然已经是夜深人静,但爸爸仍在伏案攻读。

一弹指顷

解释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出处

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例子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一弹指顷,已抵东岩。”

一草一木

解释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处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例子

不许惊动,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斩首!(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一字一板

解释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出处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例子

王朔《橡皮人》:“我盯着老头的眼睛一字一板地说:‘就在刚才我在路上随便问了个小贩,他出的价……’”

一团漆黑

解释

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

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例子

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清。

一问三不知

解释

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例子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夜以继昼

解释

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

例子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如社稷宗庙何?”

盈千累万

解释

形容数量非常多。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记 种植 草木》:“菜果至贱之物,花亦卑卑不数之花,无如积至贱至卑者而至盈千累万,则贱者贵而卑者尊矣。”

例子

艾芜《荣归》:“你看,前一回我们打得九死一生,弟兄们伤得盈千累万的。”

眼花缭乱

解释

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例子

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一日三秋

解释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

《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例子

第一次一个人出门在外,非常想家,真是一日三秋,恨不得插翅而归。

夜阑人静

解释

夜阑:夜将尽。夜深人静的时候。

出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这早晚玉绳高、银河浅,恰正是夜阑人静。”

例子

就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我军侦察连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入了敌占区。

一言难尽

解释

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出处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一言难尽,来探望你这歹孩儿索是远路风尘。”

例子

说起这件事,真是一言难尽,等有时间我们再详谈。

一马平川

解释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出处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例子

这里一马平川,连座小山也没有。

一刻千金

解释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出处

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例子

他连鼻烟也不嗅了,看一看钟,六点还差十多分,他不能延误一刻千金的光阴。(茅盾《子夜》十)

洋洋大观

解释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出处

《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例子

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