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这是一篇关于伤心的成语大全,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
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汉·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
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弥留之际,日饮白汤升许,欲以洗涤肺腑,及食不下咽,泣不成声。(清·黄钧宰《金壶七墨·鸳鸯印传奇始末》)
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晋书·谢安传》:“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十一娘困述病源,封泣下如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顾恋,待不沙又怕背了这恩人面,只落的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任大老爷见了,更加怒气冲天。(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三回)
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
清·无名氏《绣花鞋》:“明人何必细说。你也知道是谁,却就是明知故问呢!”
这是你份内的事,你怎么明知故问呢?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形容伤心到极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等到泪干肠断的时候,她的心也就是死了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无限伤心劫后话,连天烽火独思君。(李大钊《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诗》)
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唐·刘损《愤惋诗》之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宋·辛弃疾《贺新郎·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端的是佳人薄命断亲缘。★明·谢谠《四喜记·亲忆琼英》
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天下愚夫愚妇莫不疾首痛心,愿得伸锄奋挺以致死于敌。★宋·岳飞《奏乞本军进计刘豫札子》
比喻伤心到极点。
《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一时想起碑中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两种作颜料的矿物,后泛指颜料。多指国画大师。
唐·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少奶奶掩面大哭道:“只是我的天唷!”说着大放悲声。(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
比喻夫妻分离。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东南雀飞,伤心中谷歌有蓷。(清·赢宗季女《六月霜·恤纬》)
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萧萧傍竹篱,西风惨淡雨霏霏,其时黄菊花初放,触景伤心最惨凄。”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平日这灯下,便是我们的天堂;今日却成了地狱了,没有一个地方一件事情,不是使我触目伤心的。★冰心《集外·庄鸿的姊姊》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他抱头痛哭,悲痛欲绝。
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睡眠初醒时未梳妆的样子。
宋·王安石《扇子词》:“青冥风霜非人世,鬓乱钗横特地寒。”
争奈一段伤心画不能,肋斗上泪痕粉渍定,没颜色鬓乱钗横。(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二折)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这一对被海峡分割了40年的夫妻,一经相见,抱头大哭,慨叹不已。
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宝庆给大哥唱了一曲挽歌,直唱得泣不成声,哀痛欲绝。(老舍《鼓书艺人》十七)
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遂把李三上起刑法来,打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只不肯招。★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左传·宣公十二年》:“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
他深深懂得先声夺人的道理,就预先做了广告,因此货销售得很快。
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清·黄宗羲《书钱美恭寻亲事》:“美闻此言,五内崩裂。”
虺: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弱敌不除,必有后患。
《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为虺弗摧终贻戚,我谋不用复奚论?★姚光《伤心》诗
形容伤心到极点。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后汉书·袁绍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
每与刘左将军、孙公祐共论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三国志·蜀志·孙乾传》)
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我怎能忍心告诉他,使这个老人痛哭流涕呢?(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形容极度伤心。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她自己心中,以有一腔的弥天恨事,透骨酸心。
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儿]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唐·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做甚三迭阳关愁不听,也只为一段伤心画怎成。(元·王子一《误入桃源》楔子)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也?”
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形单影只,备极凄凉。且偶经故居,伤心惨目。(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旧时指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1. 那小鲍等连连点头,如丧考妣。
2. 两星期以前那种如丧考妣地急着要谈判的神气,再也不见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