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关于杜甫的成语及解释120个

简介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语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杜甫的成语及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振奋人心

解释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出处

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

例子

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峻青《火把赞》)

坐不安席

解释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例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自不量力

解释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例子

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真伪莫辨

解释

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出处

《隋书·经籍志》:“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例子

上午,空六来谈;全谈些报纸上所载的事,真伪莫辨。(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

战天斗地

解释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例子

灾区人民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慨,克服洪水带来的困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志得意满

解释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未免志得意满,自繇自主,要另立个铺排,把张家来出景,渐渐把丈人丈母放在脑后,倒象人家不是刘家的一般。”

例子

不料那吴佩孚正在志得意满之时,越发做作得厉害,只回了四个大字:“交叶开鑫。”(陈立德《前驱》七)

坐以待旦

解释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出处

《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例子

停了片时,宝玉便昏沉睡去,贾母等才得略略放心,只好坐以待旦。(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不可言传

解释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专心致志

解释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

《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例子

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

自得其乐

解释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例子

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朱自清《杂文遗集·蒙自杂记》)

战战兢兢

解释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例子

那小孩战战兢兢地走着,唯恐摔倒。

枕石漱流

解释

旧时指隐居生活。

出处

《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

例子

只如野逸高士,尚解枕石漱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

终天之恨

解释

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出处

明·高则诚《琵琶记·一门旌奖》:“卑人空怀罔极之思,徒抱终天之恨。”

例子

万一尚得相见,免得终天之恨,事在不疑。(《醒世姻缘》第七十六回)

自惭形秽

解释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例子

她自惭形秽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众目昭彰

解释

昭彰:明显。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例子

这事众目昭彰,你不必强词夺理了。

壮志未酬

解释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出处

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例子

这些感情炽烈的诗篇,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彰明较著

解释

彰、明、较、著:都是明显的意思。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例子

盛昱甚至在严劾崇厚的奏折上,彰明较著地指出,沈桂芬应该联带负责。(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抓耳挠腮

解释

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例子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

中流击楫

解释

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出处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例子

中流击楫,着祖生之鞭;下濑横戈,成汉武之志。(《晚清文学丛钞·童子军·草檄》)

指挥若定

解释

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出处

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例子

他刚刚坐定,这一大群人已经跟了进来,用各种阿谀逢迎的言词称颂他神机妙算,“指挥若定”。(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置水之情

解释

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出处

《后汉书·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例子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今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係待期之信。”

作贼心虚

解释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出处

宋·释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例子

一切违法乱纪者都是作贼心虚,他们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见不得阳光。

壮志凌云

解释

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出处

《汉书·扬雄传下》:“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例子

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自由自在

解释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例子

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惴惴不安

解释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处

《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例子

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欧阳山《苦斗》六七)

浊泾清渭

解释

渭水清,泾水浊。比喻界限分明。

出处

晋·潘岳《西征赋》:“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

例子

元·刘秉忠《木兰花慢》词:“谁辨浊泾清渭,一任东流。”

坐卧不安

解释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例子

一连数日,神思恍惚,坐卧不安。(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六)

坐立不安

解释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例子

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吾等见了坐立不安。(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庄周梦蝶

解释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出处

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例子

死离生别,一似庄周梦蝶。★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匈奴困超〉》

贼人心虚

解释

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

例子

忽见建德县差人拿片子来请他进城,说是有话面谈,究竟贼人心虚,不觉吓了一跳。★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

摘胆剜心

解释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战战栗栗

解释

战战:戒惧的样子;栗栗:哆嗦,发抖。因戒惧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例子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枕戈泣血

解释

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例子

君父变出非常,公专阃外,义当枕戈泣血,以激同雠。★明·黄宗羲《子刘紫行状》

只身孤影

解释

只单独的。指孤单一人。亦作只影孤形”、只影单形”。

知微知彰

解释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志在千里

解释

形容志向远大。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志在四方

解释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例子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5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转辗反侧

解释

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同辗转反侧”。

出处

清·王韬《淞宾琐话·田荔裳》闻女转辗反侧,久而不眠。”

壮心不已

解释

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追魂摄魄

解释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出处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活阎罗阮小七:地下阎罗,追魂摄魄。”

例子

两壁虽镌着一百单八条变化之法,仔细参求,都是偷天换日,追魂摄魄的伎俩。★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二回

自怨自艾

解释

怨:怨恨;艾:割草,改正。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例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6回:“终日愁眉不展,自怨自艾。”

自知之明

解释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例子

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自觉形秽

解释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例子

小弟因多了几岁年纪,在他面前自觉形秽,所以不敢痴心想着相与他。★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言犹在耳

解释

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出处

《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例子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烟波钓徒

解释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出处

《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例子

元·张雨《太常引·题李仁仲画舫》:“堤上早传呼,是那个烟波钓徒。”

湮没无闻

解释

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出处

《晋书·羊祜传》:“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例子

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湮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元·钟嗣成《录鬼簿序》)

延颈举踵

解释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出处

《庄子·胠箧》:“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

例子

西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延颈举踵,喁喁然皆向风慕义。”

雅人深致

解释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纡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例子

林语堂《论有闲阶级与文学》:“诗文词章,书画古玩,好古以求之,都是雅人深致。”

眼中钉

解释

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出处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例子

茅盾《归途杂拾》:“山,和它的密茂的树林,成为敌人的眼中钉。”

嫣然一笑

解释

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例子

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

哑然失笑

解释

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例子

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然失笑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

一觞一咏

解释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例子

清·戴名世《陈某诗序》:“陈君时时与樵夫渔父野老相狎,一觞一咏,悠然自得。”

一动不如一静

解释

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处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例子

老舍《避暑》:“一动不如一静,心静自然凉。”

眼内无珠

解释

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仰观俯察

解释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出处

《周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例子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谕天下读书士子》:“仰观俯察之间,定有活泼天机来往胸中。”

掩鼻而过

解释

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出处

《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例子

他出入乘车,衣着华丽,人们见他却掩鼻而过。

依依不舍

解释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那卢楠直送五百余里,两下依依不舍。”

例子

晚会结束已经大半天了,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以一知万

解释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出处

《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例子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举一反三,以一知万。

一目了然

解释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

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例子

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

意马心猿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例子

意马心猿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

一心一意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例子

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一心一意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做贼心虚

解释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出处

宋·释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例子

这个毛病,起先人家还不知道,这又是他们做贼心虚弄穿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

朝气蓬勃

解释

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例子

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朝思暮想

解释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例子

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故乡。

辗转反侧

解释

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例子

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

芝焚蕙叹

解释

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出处

晋·陆机《叹逝赋》:“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例子

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请丞相自思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

悔不当初

解释

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出处

唐·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例子

这一声叹息,大有悔不当初的意味。(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众目睽睽

解释

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出处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例子

众目睽睽之下,拿他调到一边咬耳朵,人家心里会怎么想?(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贼人胆虚

解释

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得魂魄俱无。”

例子

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沾沾自喜

解释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例子

然而象他那样的人,决不至于让某一件事的胜利弄得沾沾自喜,就此满足。(茅盾《子夜》五)

张皇失措

解释

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例子

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失措的。

真相大白

解释

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出处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例子

经过公安干警一个多月的严密侦察,这桩案件终于真相大白。

真知灼见

解释

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例子

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多倚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

转悲为喜

解释

转悲哀为喜悦。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良箴听了,不觉转悲为喜,再三道谢。”

例子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老奶奶见了贵他娘,擦去眼泪转悲为喜。”

白衣苍狗

解释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出处

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例子

正是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明·张景《飞丸记·梨园鼓吹》

笔扫千军

解释

形容笔力雄健,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出处

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

例子

这些年他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篇篇都是笔扫千军的力作。

春光漏泄

解释

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出处

唐·杜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例子

呀,这春光漏泄,怎地开交?(清·洪昇《长生殿·絮阁》)

春树暮云

解释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例子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瞻仰》:“诵春树暮云之句。”

读书破万卷

解释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锦绣河山

解释

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出处

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例子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寄南征诸将》诗)

经济之才

解释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出处

唐·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例子

此人察风云以辨天时,望气色而观地理,有经济之才,安天下之手。★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

经世之才

解释

经世:经济、济民。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出处

唐·杜甫《舟中上水遗怀》:“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例子

某所荐者已百有余人,皆经世之才,其在中外。★明·陶宗仪《辍耕录·御史举荐》

哀丝豪竹

解释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出处

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例子

哀丝豪竹颂英烈,此是北昆跃进花。(茅盾《观北昆剧院初演〈红霞〉》)

阑风长雨

解释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亦作“阑风伏雨”。

出处

唐杜甫《秋雨叹》诗之二:“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例子

节里无多好天色,阑风长(原注:去声)雨饯残年。★宋杨万里《过八尺遇雨》诗之一

狂风怒号

解释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出处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例子

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是晴空万里,一会儿是狂风怒号。

漏泄春光

解释

原指柳叶首先透露春天到来的信息,后比喻男女私情泄露,或秘密被察觉。

出处

唐·杜甫《腊日》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例子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本待要安排心事传幽客,我则怕漏泄春光与乃堂。”

白云苍狗

解释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出处

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例子

真是世事白云苍狗,不禁感慨系之矣!(鲁迅《华盖集后记》)

别开生面

解释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出处

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例子

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冰雪聪明

解释

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例子

以冰雪聪明的文章,写雷霆精锐的思想,这种议论,就容易动人听闻了。(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

并蒂芙蓉

解释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出处

唐·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例子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我飞个并蒂芙蓉罢。”

波澜老成

解释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出处

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例子

情辞斐亹,波澜老成,吾敬孙君宇台。(清·王晫《今世说·品藻》)

不废江河

解释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出处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例子

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至以仆为‘不废江河’之喻,则不敢当;此自足下阿其所好耳,然得无为他人笑耶?”

残膏剩馥

解释

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出处

《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例子

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至尊含笑黄金投,残膏剩馥鸡林求。”

惨淡经营

解释

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出处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例子

这样惨淡经营之后,这一所房屋,在那条贫民窟的街道上简直是一所很整洁的屋子了。(邹韬奋《经历·惨淡经营之后》)

长安棋局

解释

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出处

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例子

柳亚子《题芷畦燕游续草》诗:“长安棋局几时休,蕉萃行吟客子愁。”

东山再起

解释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

《晋书·谢安传》

例子

要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斗酒百篇

解释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例子

房师孙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

发人深省

解释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出处

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例子

这篇报导,很有些发人深省的东西。

翻云覆雨

解释

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出处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例子

你不合打凤牢龙,翻云覆雨,陷人坑阱。(元·乔孟符《扬州梦》第四折)

风吹雨打

解释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出处

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例子

不是夸大和开心,它本身就太轻飘,禁不起风吹雨打的缘故吗?(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

风云际会

解释

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出处

《周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汉·王充《论衡·偶会》:“良辅超拔于际会。”

例子

盖圣上既奉天运承了大统,天下闺中自应广育英才,以为辅弼,亦如古之八元、八恺,风云际会。(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高谈雄辩

解释

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例子

周庸祐与各亲朋正自高谈雄辩,忽冯少伍走近身旁,附耳说了几句话,周庸祐登时面色变了。(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八回)

古稀之年

解释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

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例子

季羡林《八十述怀》:“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我反思。”

衮衮诸公

解释

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出处

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 广文先生官独冷。”

例子

国民党的衮衮诸公管我们这些穷学生的什么“宣言”、“上书”!(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六章)

皓齿明眸

解释

皓:白色的样子;眸:眼珠,泛指眼睛。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

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例子

我的同事小张长得皓齿明眸。

鸡虫得失

解释

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出处

唐·杜甫《缚鸡行》诗:“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例子

鸡虫得失,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五回)

既成事实

解释

既成:已成。已经造成的事实。常指用武力或某种手段强行造成的局面。

出处

唐 杜甫《雨不绝》诗:“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扬如丝飞。”

例子

对于既成事实的婚姻,我们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合理解决。

济世之才

解释

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出处

唐·杜甫《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例子

他虽貌不惊人,却有济世之才。

落月屋梁

解释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出处

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例子

每动落月屋梁之思。(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瞻仰类》)

良工心苦

解释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出处

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例子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唯曰良工心苦,然作者深心,于兹埋没。”

麟角凤觜

解释

觜:鸟嘴。麒麟的角,凤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

出处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驽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

例子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唐·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诗)

明眸皓齿

解释

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例子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唐·杜甫《哀江头》诗)

牵萝补屋

解释

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出处

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例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牵萝补屋,日以为常。”

弱不禁风

解释

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出处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例子

如果不参加劳动,也就会沾上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而且弱不禁风。(茅盾《一九六0年短篇小说漫评》)

日暮途穷

解释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例子

匪徒们真是日暮途穷,矛盾百出。(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九)

剩水残山

解释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出处

唐·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例子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24回:“况复改朝换代,剩水残山。”

四时八节

解释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出处

唐·马总《意林》卷一引《隋巢子》:“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唐·杜甫《短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宫里虽然四时八节,有各地进贡的时鲜货,到底路途迢迢,哪里一上市就有得吃?”

谈笑封侯

解释

说笑之间就封了侯爵。旧时形容获得功名十分容易。

出处

唐·杜甫《复愁》诗:“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

例子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谓》:“自矜奇骨,必谈笑封侯。”

停云落月

解释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出处

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