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出自诗经的成语大全

简介

出自诗经的成语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出自诗经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

宜家宜室

解释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日三秋

解释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

《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例子

第一次一个人出门在外,非常想家,真是一日三秋,恨不得插翅而归。

一唱一和

解释

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出处

《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例子

自此一唱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衣冠楚楚

解释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例子

他整天衣冠楚楚,但对工作却漠然置之。

贻厥孙谋

解释

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出处

《尚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例子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

宜室宜家

解释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例子

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

伊于胡底

解释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例子

清·吴趼人《痛史》:“将来为祸天下后世,正不知伊于胡底呢?”

鱼网鸿离

解释

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出处

《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忧心如捣

解释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出处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例子

熊秉坤《武昌起义谈》:“各家父老亲戚皆为之忧心如捣。”

挹彼注兹

解释

挹:舀,汲取;彼:那个;注:灌;兹:这个。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引伸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

出处

《诗经·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

例子

《清会典事例·积储》:“添补采买,为酌盈剂虚,挹彼注兹之计。”

鹰扬虎视

解释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例子

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求其友声

解释

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出处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例子

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言念平生,求其友声,适我愿兮,共得朋从之道。”

忧心忡忡

解释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出处

《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例子

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吗?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忡忡么?(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殷鉴不远

解释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

《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例子

宋与金的历史,对崇桢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遇人不淑

解释

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出处

《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例子

王朔《过把瘾就死》:“也算是遇人不淑吧。”

燕尔新婚

解释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例子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辞院》:“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

窈窕淑女

解释

窈窕:美好的样子。美好的女子。

出处

《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例子

因为在前边领路的那位窈窕淑女明明很从容地就走过去了。★萧乾《海外行踪》

亿万斯年

解释

斯:语助词,无义。亿万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

出处

《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例子

亿万斯年,福禄攸同。(《宋史·乐志》)

永矢弗谖

解释

决心永远牢记着。

出处

《诗经·卫风·考盘》:“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有风有化

解释

指有教育意义。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忧深思远

解释

深刻忧虑,长远打算。

出处

《诗经·唐风·蟋蟀》小序:“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例子

水晶帘卷,听声声激越,忧深思远。(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

忧心如焚

解释

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出处

《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例子

忧心如焚,命不久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优游卒岁

解释

悠闲度日。

出处

《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例子

清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于朝隐。”

优哉游哉

解释

指生活悠闲自在。

出处

《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例子

宋 苏轼《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鸢飞鱼跃

解释

鸢:老鹰。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

出处

《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例子

清水池塘傍茅舍,鸢飞鱼跃竹万竿。(陈毅《由北京到广州》诗)

遵养时晦

解释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

《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例子

段祺瑞经了此险,越发杜门谢客,遵养时晦,连几个围棋好友,也不甚往来了。(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中心摇摇

解释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

出处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为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属毛离里

解释

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

出处

《诗经·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

例子

滴血入骨骨欲活,属毛离里何奇哉。(清·叶廷琯《鸥陂渔话》)

作舍道边

解释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例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竹苞松茂

解释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出处

《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例子

明·范世彦《磨忠记·杨涟家庆》:“亲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筑室道谋

解释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渍于成。”

例子

这宗事,若教门生们议将来,只成筑室道谋,不如老师断以己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

左右采获

解释

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出处

《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子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

例子

东汉·班固《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子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

惴惴不安

解释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处

《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例子

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欧阳山《苦斗》六七)

坐怀不乱

解释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处

《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例子

人人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六回)

允文允武

解释

形容能文能武。

出处

《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例子

宋 苏轼《表忠观碑》:“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谑而不虐

解释

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

出处

《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

例子

梁实秋《聋》:“大概是谑而不虐,无伤大雅的。”

新婚燕尔

解释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例子

俺两个相见时,则他那旧性全无,共妾身新婚燕尔。(元·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

谑浪笑敖

解释

形容戏谑笑闹。

出处

《诗经·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邂逅相遇

解释

邂逅:未约而相逢。指无意中相遇。

出处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例子

这两个邂逅相遇的老朋友就站在路旁谈了起来。

兄弟阋于墙

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例子

季羡林《牛棚杂忆》:“则夫妻离婚者有之,父子反目者有之,至少也是‘兄弟阋于墙’,天天在家里吵架。”

熊罴入梦

解释

旧时用于祝人生子。

出处

《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例子

已见熊罴入梦,行看老蚌生珠。(明·赵弼《蓬莱先生传》)

阋墙御侮

解释

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出处

《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例子

凡我国民,务念阋墙御侮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携,忍此小嫌,同扶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二回)

相鼠有皮

解释

相:视。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旧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

出处

《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通“义”);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螽斯衍庆

解释

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出处

《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辗转反侧

解释

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例子

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

载沉载浮

解释

在水中上下沉浮。

出处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例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载沉载浮,顺流九里,望之无迹。”

遭家不造

解释

遭:遇到;造:成。原是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后指遭遇家中不幸的事。

出处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於乎皇考。”

例子

予小子遭家不造,金寇猖狂,二帝北辕,九庙丘墟。(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遵时养晦

解释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

《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例子

仆拟遵时养晦,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章炳麟《致伯中书》四)

执柯作伐

解释

执:拿着;柯:斧头柄;伐:采伐。手执斧头去采伐。指给人做媒。

出处

《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例子

周亲家家,就是静斋先生执柯作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自贻伊戚

解释

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出处

《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例子

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自贻伊戚,无为可抵。(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皂白不分

解释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

《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思畏忌。”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例子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在另外一部分无所谓的士兵,觉得皂白不分。”

战战兢兢

解释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例子

那小孩战战兢兢地走着,唯恐摔倒。

之死靡它

解释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

《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例子

妾此生不二,之死靡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左宜右有

解释

宜:适宜,适合。形容多才多艺,什么都能做。

出处

《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例子

文采斐然,左宜右有,吾不如孙渊如。(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中冓之言

解释

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出处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例子

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作育人材

解释

培育人才。

出处

《诗经·大雅·域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例子

学政虽是差使,但一省之中,与将军、督抚平起平坐,体制尊崇,而且王先谦颇有一番作育人材的抱负。(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陟岵陟屺

解释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出处

《诗经·魏风·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例子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属垣有耳

解释

有人靠着墙偷听。

出处

《诗经·小雅·小宛》:“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例子

属垣有耳有耳,阿七听私言。(《九命奇冤》第二十九回)

自求多福

解释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出处

《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例子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

谆谆告诫

解释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出处

《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例子

督促提督吴永安等,相机前进,并与广西抚臣徐延旭联络会商,和衷共济,仰副圣意谆谆告诫之至意。(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至死靡它

解释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

《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谆谆教导

解释

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出处

《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例子

父亲,您生前谆谆教导我们,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个人主义。★毛岸青《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醉酒饱德

解释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出处

《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例子

到了醉酒饱德之后,各学师引了五位生童上二堂禀谢。(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二回)

陟岵瞻望

解释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出处

《诗经·魏风·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例子

陟岵瞻望,惟日惟岁。★《后汉书·李膺传》

自诒伊戚

解释

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出处

《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言者无罪

解释

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出处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例子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言者无罪’对他们不适用。”

褎如充耳

解释

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出处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例子

《明史·汤开远传》:“辄浚巡退缩,即严旨屡颁,褎如充耳。”

燕翼贻谋

解释

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出处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例子

《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宴尔新婚

解释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夭桃秾李

解释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例子

夭桃秾李,宜早合良缘,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怀春,吉士有摽梅之赋也。(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