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简介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想知道出自《庄子》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及解释,希望有所帮助!

一日千里

解释

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出处

《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例子

由于负责干部的艰苦奋斗,业务更一日千里,异常发达,不到一年,全国分店已达五十余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雁默先烹

解释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出处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例子

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一枝之栖

解释

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出处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例子

他只图一枝之栖而已

洋洋大观

解释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出处

《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例子

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

以珠弹雀

解释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出处

《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以锥刺地

解释

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

出处

《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游刃有余

解释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出处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例子

从前他们又要办厂,又要做公债,也居然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茅盾《子夜》十七)

与民更始

解释

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出处

《庄子·盗跖》:“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例子

高阳《金色昙花》:“溥仪在不得已朕只得准如所请,于宣统九年临朝听政,与民更始之后,刊出应兴应革诸大端共九条,作为‘宣统皇帝’与‘天下臣民’的约法。

以火救火

解释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出处

《庄子·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例子

《纲鉴会纂》第12卷:“以火救火,益增其酷,奚取社稷臣为哉!”

亦步亦趋

解释

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例子

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运斤成风

解释

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出处

《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例子

这个工作要求很严,不能出丝毫差错,没有运斤成风的本领,休想干好。

以沫相濡

解释

沫:唾沫;濡:沾湿,湿润。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出处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例子

在困难中,赤诚相见,以沫相濡,在事业上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有名无实

解释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出处

《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例子

多数政治,在将来或有做到的日子,但现在却是有名无实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异名同实

解释

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出处

《庄子·知北游》:“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溢美溢恶

解释

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出处

《庄子·人世间》:“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迎来送往

解释

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出处

《庄子·山木》:“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例子

张平《抉择》:“迎来送往、官样文章,成天泡在上边,想下都下不来。”

以管窥天

解释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出处

《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例子

对于那些以管窥天的行为应给予彻底的否定。

饮冰内热

解释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出处

《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例子

明·杨慎《送卞苏溪归叙州序》:“强予不从,必有饮冰内热之患矣。”

贻笑大方

解释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

《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例子

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进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饮河满腹

解释

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出处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例子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巢林一枝,鸟见遗于丛苇;饮河满腹,兽不吝于洪波。”

越俎代庖

解释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处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例子

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摇尾涂中

解释

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出处

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

一步一趋

解释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出处

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例子

老顽固们还更骂我是维新派,是一步一趋在学周孝怀周观察。★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

一晦一明

解释

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出处

《庄子·田子方》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

溢美之言

解释

过分夸奖的话。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溢美之语

解释

过分夸奖的话。

出处

《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语,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倚强凌弱

解释

倚:仗,凭借;凌:欺压。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出处

《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例子

你倚强凌弱,即使打败了别人,也不光彩。

亦趋亦步

解释

形容事事追随和模仿别人。

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例子

兹及为矩为规,亦趋亦步。★清·张学诚《文史同义·言公下》

以水救水

解释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出处

《庄子·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遗笑大方

解释

指让内行见笑。

出处

语出《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明·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八回:“晚生小子,怎敢在老先生面前放肆。况才非七步,未免一时遗笑大方。”

例子

女子有才一样处理国事,军师少见多怪,岂不遗笑大方。★桂剧《梁红玉》第九场

以养伤身

解释

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出处

《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一饮一啄

解释

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

出处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例子

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掇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饮河鼹鼠

解释

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

出处

语出《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明·李昌祺《剪灯余话·洞天花烛记》:“饮河鼹鼠愧盈腹,止鲁鶢鶋惭厚享。”

例子

每一个人在人类智慧的长河旁边,都不过像一只饮河的鼹鼠。★秦牧《社稷坛抒情》

郢匠挥斤

解释

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出处

《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

例子

周官置臬,郢匠挥斤,异态神行,全模化造。★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序》

朝三暮四

解释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例子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褚小杯大

解释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出处

《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凿隧入井

解释

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出处

《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知一万毕

解释

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出处

《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

例子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振本而末从,知一万毕矣。”

止暴禁非

解释

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出处

《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造谣生事

解释

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出处

《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

例子

有许多言论是荒唐无知、捕风捉影、造谣生事。(郭小川《沉重的教训》)

足音跫然

解释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执而不化

解释

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出处

《庄子·人世间》:“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例子

若是处处忘不了古人,便是守旧之见,执而不化,那是一辈子做不出事业,不能自立的。(《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三回)

昭然若揭

解释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出处

《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例子

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不可言传

解释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斫轮老手

解释

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出处

《庄子·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例子

两人不来多嘴,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及倚马长才王式通悉心研究。(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七回)

直木必伐

解释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出处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踵决肘见

解释

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出处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尊古卑今

解释

尊崇古代的,鄙薄现在的。

出处

《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例子

东汉·王充《论衡·齐世篇》:“今世之士也,尊古卑今也。”

栉风沐雨

解释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

《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例子

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捉襟见肘

解释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

《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例子

平时所过的早就是捉襟见肘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自崖而反

解释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出处

《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庄周梦蝶

解释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出处

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例子

死离生别,一似庄周梦蝶。★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匈奴困超〉》

在谷满谷

解释

此指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形容人物众多。

出处

《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

臧谷亡羊

解释

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出处

《庄子·骈拇》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詹詹炎炎

解释

形容喋喋不休之状。

出处

《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词费也。”

例子

然方言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苟无此不得不行之关系,则社会主义束之高阁可也,复何用詹詹炎炎为?★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

支策据梧

解释

此指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形容用心劳神。

出处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例子

范容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直木先伐

解释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出处

《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至矣尽矣

解释

至:到。矣:语气助词。尽:极点。到了极点,无以复加。

出处

《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例子

老夫妇两对这个宝贝女儿,可算是疼爱得到至矣尽矣。★《杨乃武与小白菜》第十五回

置锥之地

解释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出处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终其天年

解释

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

出处

《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淮南子·精神训》虽情心郁殪, 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故莫能终其天年。”

逐物不还

解释

指沉湎于世俗。

出处

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捉衿见肘

解释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例子

捉衿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宋·陆游《衰疾》诗

捉衿肘见

解释

衿,同“襟”。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出处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例子

惟夫床琴于浚井之日,弦歌于绝粮之余,以致捉衿肘见而歌商声,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乃为境之逆而乐之真耳。★明·杨慎《丹铅总录·境逆乐真》

捉襟肘见

解释

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出处

《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例子

只为一向窘迫,捉襟肘见,便东涂西抹不来,所以诸事胆怯。★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作言造语

解释

指编造虚诞的言辞。

出处

《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延颈举踵

解释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出处

《庄子·胠箧》:“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

例子

西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延颈举踵,喁喁然皆向风慕义。”

曳尾涂中

解释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出处

《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例子

郁达夫《毁家诗纪·词》:“欲返江东无面目,曳尾涂中当死。”

偃鼠饮河

解释

比喻所需极有限。

出处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例子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8回:“所谓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者也。”

夜以继日

解释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

《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例子

殷之季君,亦奏斯乐。酒池肉林,夜以继日。(三国魏·阮籍《乐论》)

摇唇鼓舌

解释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

《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例子

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胆敢摇唇鼓舌,煽惑军心!(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言传身教

解释

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

《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例子

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

以强凌弱

解释

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出处

《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例子

本作品对封建社会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和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