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形容李白的成语

简介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以下是一篇关于李白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文章憎命

解释

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处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例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不怪自己错了韵,反骂主司去取不公,叹自己文章憎命。”

桃花潭水

解释

比喻友情深厚。

出处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所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伦之乐

解释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例子

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天伦之乐。(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停云落月

解释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出处

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天末凉风

解释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出处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桃花流水

解释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例子

桃花流水,不出人间。★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盘江考》

投山窜海

解释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杀人如麻

解释

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出处

《汉书·天文志》:“后秦遂以兵内兼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例子

儿自幼随父出征,杀人如麻,何曾有为祸之理?今杀妖人,正绝大祸,安得反为我祸?(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少小无猜

解释

猜:猜疑。指男女幼小时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不避嫌疑。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子

我俩本是少小无猜,虽然装作新娘和新郎的模样,实还不知新娘和新郎有什么关系。(蒋光慈《鸭绿江上》)

三三五五

解释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出处

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例子

却有那恶薄同袍,轻浮年少,三三五五,去看苏秀才前妻。(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四回)

骚人墨客

解释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出处

唐·李白《古风》诗:“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汉·扬雄《长杨赋》:“墨客降席,再拜稽首。”

例子

或因写物创意而运思高妙,如骚人墨客,登高而赋。(《宣和画谱》卷十二)

身价百倍

解释

身价:指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提高。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例子

她刚刚唱了几支歌,赢得了一些掌声,但一见报,马上就身价百倍,似乎成了歌星了。

声价十倍

解释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例子

古人说,“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原是看品题人是甚么?(章炳麟《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手不停挥

解释

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

例子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李永和伏在厢房南窗下的一张方桌上,手不停挥,在给人们开写各种各样的条子。”

势成骑虎

解释

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出处

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例子

至于阿勒坛和忽察儿,此时才发觉受了札木合的玩弄,权位还不如在本部的时候,但势成骑虎,懊悔不及了。

衰当益壮

解释

犹老当益壮。

出处

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衰当益壮,结草知归。瞻望恩光,无忘景刻。”

手不停毫

解释

手不停顿地书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

例子

亭亭铺下笺纸,手不停毫,草草写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日试万言

解释

一日写上万字的文章。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例子

涉依国学为诸生讲说,稍迁国子博士,亦能为文,尝请有司日试万言,时呼张万言。★《旧唐书·张涉传》

千金一掷

解释

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出处

唐·李白《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例子

他讨厌千金一掷的生活

骑虎难下

解释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出处

《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例子

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茅盾《子夜》十)

青林黑塞

解释

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出处

唐·杜甫《梦李白》诗:“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例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清新俊逸

解释

清美新颖,不落俗套。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例子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第二场:“二来我又没有曹操、庾信那样清新俊逸的才思。”

情深潭水

解释

比喻友情深厚。

出处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青梅竹马

解释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子

那少年时期的青梅竹马,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

漂母进饭

解释

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指施恩而不望报答。

出处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鲁姑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

难于上青天

解释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出处

唐·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铭心刻骨

解释

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例子

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

马耳东风

解释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例子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诗)

磨杵成针

解释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例子

没有磨杵成针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扪参历井

解释

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亦形容世路艰难。

出处

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宋·王铚《王公四六话》:“邓温伯知成都谢上表云:‘扪参历井,敢辞蜀道之难;就日望云,愈觉长安之远。’自后凡官两川者,谢表相承用此一联。”

例子

挹斗扬箕误有名,扪参历井信浮生。★清·钱谦益《剡城》诗之二

暮云春树

解释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例子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

浪迹天涯

解释

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出处

宋·李楙《野客丛书·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例子

我们做这体面憋脚生意,浪迹天涯,那社会上奇闻怪事,与此事相仿的,也说不尽许多。★清·壮者《扫迷帚》

落月屋梁

解释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出处

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例子

每动落月屋梁之思。(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瞻仰类》)

丽藻春葩

解释

比喻美妙的言谈。

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粲花》:“李白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时号李白粲花之论。”

例子

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也便烧得他那幻象底轮子急转,转出了满牙齿上攒着的‘丽藻春葩’。”

两小无猜

解释

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子

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龙盘虎踞

解释

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

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唐·李白《永王东巡歌》:“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例子

南京古称金陵,龙盘虎踞,非常险要。

流水桃花

解释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例子

流水桃花,不出人间。(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盘江考》)

龙蟠凤逸

解释

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出处

唐·李白《与韩刑州书》:“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例子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先生乃龙蟠凤逸之士,非玉堂金马不足以荣冠冕。”

浪迹天下

解释

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出处

宋·李楙《野客丛书·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刻骨铭心

解释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例子

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保。(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

刻骨镂心

解释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例子

虽刻骨镂心,难报万一。(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看朱成碧

解释

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出处

唐·李白《前有樽酒行》:“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眼始红。”

例子

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三:“觥船一棹百分空,看朱成碧颜始红。”

今月古月

解释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出处

唐·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惊天动地

解释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

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例子

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功垂竹帛,世享荣华。(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金龟换酒

解释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出处

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锦绣肝肠

解释

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

出处

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例子

宋·刘过《沁园春·王汝良自长沙归》词:“还有人争说,鸣琴手段,教侬重吐,锦绣肝肠。”

金瓶落井

解释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无音讯。

出处

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例子

他此去如同金瓶落井一般,从此杳无音信

九天揽月

解释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出处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例子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江云渭树

解释

比喻深厚的离情别意。

出处

语出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例子

依然辽绝千山万水一方,使我江云渭树空怀仰。★《群音类选·清腔类·念奴娇》

铁杵磨成针

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凡事事缓则圆,又道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直上青云

解释

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出处

唐·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例子

一朝直上青云路,锦衣还眉扬气吐。★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

钟鼓馔玉

解释

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出处

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例子

绮衣灿烂,钟鼓馔玉,剥下自润,而不睹其艰。★明·张居正《学农园记》

骤雨狂风

解释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处

《宣和书谱·释怀素》:“自谓得草书三昧……当时名流如李白、戴叔伦、窦臯、钱起之徒皆有诗美之。状其势以谓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例子

骤雨狂风随地卷,奔雷掣电走天神。★《大唐秦王词话》第四十回

竹马之交

解释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例子

他和蔡文姬是竹马之交,他们是太亲密了。★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

卓绝千古

解释

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超过以往的一切人。

出处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子胥始东奔勾吴,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逼迫于昭关,匍匐于濑者。舍车而徒,告穷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壶浆。全人自沉,形与口灭。卓绝千古,声凌浮云。激节必报之仇,雪诚无疑之地。难乎哉!”

例子

况我大唐万乘之君,卓绝千古之上,岂得下行选事,顿取怪于朝野乎?★唐·杜佑《通典·选举六》

樽酒论文

解释

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例子

连年客里度初度,樽酒论文第一遭。★陈世宜《上巳社集是日值余初度》诗

众毛飞骨

解释

指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

出处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扬眉吐气

解释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例子

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巴金《家》十二)

一泻千里

解释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例子

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明·王世贞《文评》)

玉尺量才

解释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出处

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例子

从此珊瑚在网,文博士本出宫中,玉尺量才,女相如岂遗苑外。(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二回)

银河倒泻

解释

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出处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例子

果然是银河倒泻,沧海盆倾,好阵大雨!(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四)

云树之思

解释

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例子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数载阔别,常怀云树之思。”

与时推移

解释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出处

唐·李白《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吾不凝滞于物,与时推移。”

轶群绝类

解释

超过众人和同辈。

出处

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意气飘然,发扬携伟,飞黄駃騠,轶群绝类。”

鱼目混珍

解释

比喻以假乱真。

出处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玉箫金管

解释

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同“玉箫金琯”。

出处

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例子

凤城春好,玉箫金管姿游盘。★元·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云愁海思

解释

如云似海的愁思。

出处

唐·李白《飞龙引》之一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眼花耳热

解释

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出处

唐·李白《侠客行》诗:“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例子

眼花耳热言语多,霍然已醒如过烧。★宋·陆游《野饮》诗

仙风道骨

解释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出处

唐·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例子

此二人素有仙风道骨。(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星离雨散

解释

比喻在一起的人纷纷别离了。

出处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宵,星离雨散不终朝。”

西风残照

解释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出处

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例子

西风残照旧山河,故国遗台忆独过。★元·王恽《望歌风台》诗

心雄万夫

解释

雄雄于,在雄心方面超过。雄心胜过一万个人的心志。形容志向极大。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选妓征歌

解释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出处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例子

选妓征歌惟买醉,只愁回首岁华虚。★明冯梦龙《楚江情·歌筵买骏》

西方净土

解释

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出处

唐·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诗。

例子

朕当初多少英雄,赤手打成天下,身登九五,威倾朝野。也只为孽海无边,冤愆有报,故此皈依我佛,要目圆寂后,径归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明·方汝浩《禅真逸

笑而不答

解释

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出处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