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大全

简介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诚实守信的成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吐胆倾心

解释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例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推襟送抱

解释

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出处

《南史·张充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

例子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严比王》:“严比王太守与余同受业于沈鹿坪师,推襟送抱,情谊独敦。”

推诚布公

解释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推诚接物

解释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推诚置腹

解释

比喻真心待人。同推心置腹”。

歃血为盟

解释

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例子

说不定国王还要歃血为盟呢,珠槃玉敦的准备也是不可少的。(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市无二价

解释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出处

《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

例子

子胥治国五年,日月重明,市无二价,猫鼠同穴,米麦论分,牢狱无囚。★《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实心实意

解释

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市不二价

解释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出处

《三国志·魏志·王烈传》“卒于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烈居之历年,未尝有患。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例子

古者天子取诸侯之土以为国均,则市不二价,四民常均。★宋·苏轼《御试制科策》

开诚相见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例子

双方代表开诚相见,就两方面合作事宜达成了一致。

开心见诚

解释

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例子

欧阳山《柳暗花明》:“茅通,难得你开心见诚,把话说得这么清楚。”

金石为开

解释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例子

精诚所至。贞心不寐,死后重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皇天后土

解释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出处

《尚书·武成》:“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例子

这话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有渝此盟,神明殛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肺腑之言

解释

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出处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例子

他了他这一番肺腑之言,使我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真心诚意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子

他相信献忠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真心实意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子

真心实意,才能找到知己。

真情实意

解释

真实的情意。

出处

明·李东阳《求退录·诗话》:“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真情实意,喑合而偶中,固不待于教。”

例子

她有时觉得他是真情实意地爱她,但有时却怪他既然爱她为什么不肯和妻子离婚?★草明《乘风破浪》九

正心诚意

解释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出处

《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例子

《明史 吴宗伯传》:“命进讲东宫,首陈正心诚意之说。”

心口如一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例子

心口如一,不说假话,这是做人起码应具有的品质。

信誓旦旦

解释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出处

《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例子

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推诚相见

解释

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例子

同学之间应该推诚相见。

说一不二

解释

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例子

穷苦人们起来,在村里说一不二!(梁斌《红旗谱》十八)

驷马难追

解释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

《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例子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

守口如瓶

解释

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例子

凡是重要的会议内容,他一向守口如瓶,从不乱说。

始终不渝

解释

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子

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

千金一诺

解释

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出处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例子

酒后一言,就果然相赠,又不惮千里送来,你员外真可谓千金一诺矣。★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六回

秘而不宣

解释

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出处

《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例子

泛音既有如此妙论,如何谱上都无此说?他却秘而不宣,是个甚么意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三回)

恪守不渝

解释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例子

我们对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恪守不渝

季布一诺

解释

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出处

《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例子

明·陆采《明珠记·吐衷》:“昔聂政一言而破面自决,季布一诺而千金不移。”

讲信修睦

解释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出处

《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例子

我国民务扩新知,多尽义务,对于内则父诏兄勉,对于外则讲信修睦。(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金石不渝

解释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诚心诚意

解释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例子

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言行一致

解释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

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例子

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言而有信

解释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例子

则要你言而有信,休担阁了少年人。(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

一诺千金

解释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例子

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言行若一

解释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完璧归赵

解释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例子

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