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二年级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简介

二年级小学生要学的成语有多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二年级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瓜熟蒂落

解释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草木》引《云笈七签》:“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例子

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就会成功,不必着急,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解释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

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例子

须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由车戽,最忌无因而至,突如其来。(清·李渔《闲情偶寄·大收煞》)

学无止境

解释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出处

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例子

梁实秋《学问与趣味》:“学无止境,一生的时间都嫌太短。”

一往无前

解释

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出处

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例子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滴水成冰

解释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例子

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鹅毛大雪

解释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

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例子

林海音《城南旧事》:“上京来的那天也是下着鹅毛大雪。”

雪兆丰年

解释

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勤能补拙

解释

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出处

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例子

(1)他的手脚虽然慢些,但勤能补拙,因为不停手地干,一天出的活也不少。(2)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所以只要勤勉不懈,谁都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笨鸟先飞

解释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出处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例子

女儿刻苦、自觉、用功,全靠笨鸟先飞保持了各门功课全班第一。(毕飞宇《九层电梯》)

人一己百

解释

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出处

《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通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例子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人一己百的精神

奋起直追

解释

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例子

西方务国强盛,处心积虑要宰割我们,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必定亡国。(老舍《秦氏三兄弟》第一章)

宁折不弯

解释

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出处

《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义正词严

解释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例子

本大臣、本部堂声罪致讨,义正词严,断断不能再缓矣。★清·林则徐《会谕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

威武不屈

解释

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例子

小说《红岩》塑造了一大批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

大义凛然

解释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例子

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大义凛然,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火树银花

解释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例子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柳亚子《浣溪沙》词)

数不胜数

解释

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例子

我们决不能像旧学校那样,用数不胜数的,九分无用一分曲了的知识来充塞青年的头脑。★《论学习共产主义》

观者如堵

解释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出处

《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例子

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

张灯结彩

解释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例子

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欢聚一堂

解释

欢乐愉快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例子

(1)人们欢聚一堂,庆祝国庆。(2)校庆那天,新老同学欢聚一堂,给古老的校园带来了生气。

普天同庆

解释

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出处

《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例子

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普天同庆”,据说这算是过年。(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喜气洋洋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例子

马上的将士们都 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象是吃过败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五章)

争奇斗艳

解释

奇:奇异;艳:色彩鲜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例子

尤其令邓幺姑神往的,就是讲到成都一般大户人家的生活,以及妇女们争奇斗艳的打扮。★李喆人《死水微澜》一

五彩缤纷

解释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例子

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峻青《地下水晶宫》)

色色俱全

解释

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2回:“掌柜的招呼进内,先把那包首饰秤准分两,再拣取应用各件,色色俱全。”

例子

鲁迅《伪自由书·战略关系》:“现在一切准备停当,行都陪都都色色俱全。”

跋山涉水

解释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

《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例子

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跋山涉水,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魏巍《路标》)

餐风饮露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明·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例子

但是野外勘测,餐风饮露,地质工作也是艰苦卓绝的。★徐迟《地质之光》

赏心悦目

解释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

《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例子

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舐犊之爱

解释

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乌鸟私情

解释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例子

臣已离家日久,老母现在抱病垂危,望陛下赐臣还乡,少遂乌鸟私情。(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五回)

天伦之乐

解释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例子

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天伦之乐。(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其乐无穷

解释

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出处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例子

这里条件很艰苦,但跟困难做斗争,其乐无穷。

摩拳擦掌

解释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例子

这是第一次出马,人们都摩拳擦掌,心里突突跳着准备战斗。(梁斌《红旗谱》四十八)

生龙活虎

解释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例子

30多个战士,生龙活虎,一拥而上,背的背,扛的扛,挑的挑,抬的抬,很快就把院子清理干净了。

身强力壮

解释

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一回:“全凭着手疾眼快,必须要身强力壮。”

例子

那时,忠大伯还身强力壮,墩实个子,红脸庞,短胡子黑里带黄。(梁斌《红旗谱》十)

铜筋铁骨

解释

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韩侍郎婢作夫人》:“此时偶然坍将下来,若有人在床时,便是铜筋铁骨 也压死了。”

例子

他本来是一副铜筋铁骨,黑皮肤衬着那一套大布之衣,看去象个乡下人。(朱自清《哀互生》)

莘莘学子

解释

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出处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今日的莘莘学子,想读书都没有地方,一个完备的图书馆也没有。”

例子

宗璞《南渡记》第二章:“一城一地可失,莘莘学子不可失,教育者更不可失。”

春风化雨

解释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

《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例子

满想在这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刚入党后的一点钟内,就要离开这块令人陶醉的土地。(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十二章

孺子可教

解释

指年轻人可培养。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例子

钱钟书《围城》:“你这话给我父亲听见,该说‘孺子可教’了。”

感人肺腑

解释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出处

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例子

他在会上的发言感人肺腑。

可歌可泣

解释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出处

《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例子

《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可歌可泣。(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艰苦卓绝

解释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出处

《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

例子

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金风送爽

解释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处

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例子

金风送爽,凉露惊秋。(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

雁过留声

解释

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雁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例子

我也闹了一辈子,人过留名,~,算是这么件事。老弟,你瞧着行得行不得?★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心旷神怡

解释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例子

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心旷神怡。(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天朗气清

解释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例子

其日天朗气清,惠风庆云,真是昌期应运,太平景象,自然迥别。(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八回)

日月如梭

解释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出处

宋·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例子

我想这光阴似水,日月如梭。(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

光阴似箭

解释

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

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例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半年有余。(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

寒来暑往

解释

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

《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例子

则他这兔走乌飞,寒来暑往,春日花开,可又早秋天月朗。(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

星移物换

解释

星移:星辰移位;物换:景物变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例子

任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得高眼昼。★金·丘处机《水龙吟·春兴》词

风吹草动

解释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例子

万一后边有些风吹草动,被人发觉,不要说道无颜面见令尊,传将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

雨过天晴

解释

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出处

明·谢肇涮《文海披沙记》:“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例子

雨过天晴的早晨,空气清新极了。

惊天动地

解释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

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例子

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功垂竹帛,世享荣华。(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披星戴月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例子

经过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流星赶月

解释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那一顿如流星赶月,风卷残云,吃得罄尽。”

例子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阮小七真个流星赶月的一般,吃了一回。”

众星捧月

解释

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出处

《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例子

乘着这个改朝换代的时机,咱们得众星捧月,把他抬出去!(老舍《四世同堂》七)

烘云托月

解释

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例子

这位老画家善于用烘云托月的笔法描画山水。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