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儿童成语故事:韬光养晦

【拼音】: tāo guāng yǎng huì

【解释】: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举例造句】: 他急于韬光养晦,不想出山。

【拼音代码】: tgyh

【近义词】: 韬光晦迹

【用法】: 作谓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英文】: 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hide one's time

【成语故事】:韬光养晦是夹缝中的求生之道,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对敌示弱、献媚甚至不惜用苦肉计,为的就是麻痹敌人,以求得喘息、发展的空隙。其精髓就是孙子兵法里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

历史有两个很经典的例子:

一个就是越王勾践几乎要全军覆没时为了给自己赢得第二次机会,“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此乃奇耻大辱,而勾践为了给自己赢得一次机会终能忍屈负重。通过十年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而终灭吴,得以雪耻。

另一个是西汉对匈奴。“高祖崩,孝惠、吕太后时,汉初定,故匈奴以骄。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高后欲击之,诸将曰:‘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于是高后乃止,复于匈奴和亲。”(《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后据史载,当时冒顿单于给高后的信大意是我曾和高帝约为兄弟,高帝已去,我想按照匈奴的习俗娶你为妻(注:匈奴有娶死去的`兄弟的妻子为妻妾的习俗。当年高祖“白登之围”后确与冒顿“约为昆弟以和亲”)这对于汉朝来说是国耻,举国震怒,可当时确实敌我悬殊,高后冷静下来后与群臣商议,决定含恨忍辱,回信给冒顿说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再服侍单于,愿以公主代之。高后能有如此胸襟和见识确实让我由衷敬佩。历史证明高后的决定是英明的,经过半个世纪的韬光养晦,汉朝终于在汉武帝时连本带利地向匈奴索报家仇国恨。

可以看出“韬光养晦”其目的在于麻痹对手,消除对手对自己的防备,为暗中养精蓄锐,施展拳脚打基础。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相似。实施难点是如何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任何计策的实施,都以保密为前提。若告诉别人说自己要“韬光养晦”,那么别人会中你的计而不防备你吗?越王勾践若将自己“韬光养晦”之计公开告诉吴王夫差,那么历史将改写。

相关成语专题: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大全及解释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 不可言状  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 巴三揽四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