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之“比肩接踵”

有一次,齐国派大夫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烟台莱州市平里店,还有说是德州齐河人,山东菏泽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出使楚国。晏婴这人可不一般,他在齐国身居要职,而且口才极好。以前出使楚国的时候,楚王就企图羞辱晏婴,结果反被他机智地驳回了。所以楚王一听说这次还是他来出使楚国,早就做好了准备,想趁机羞辱晏婴,一来报上次的仇,二来也显显楚国的威风。他知道晏婴身材矮小,就特意令人在城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门,好让晏婴来的时候从小门进入,以次来羞辱晏婴。当晏婴来到之后,侍卫便让他从小门进去。晏婴拒绝从小门进入,很严肃地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能从狗洞中爬进爬出。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国,难道也要从狗洞进去吗?”引导宾客的人顿时没有话说了,只好改道,按照相应的礼节接待晏婴,眼睁睁看着晏婴从大门正中昂首阔步地进了城。

晏婴去拜见楚王,楚王因为在城门那里羞辱晏婴而没有得逞,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见晏婴前来朝拜,就故意轻蔑地看了看他,说道:“齐国大概没有多少人吧?”

晏婴听了,马上回敬道:“我们齐国仅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户,人人展开衣袖就能遮住太阳,个个挥一把汗就像下雨一样,街上人多得肩擦着肩,脚挨着脚。您怎能说齐国无人呢?”

楚王听罢,进一步用挑衅的口吻说道:“既然齐国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总是派遣像你这般矮小的人来出使我们楚国呢?”

晏婴对楚王的无礼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大王有所不知,齐国使者,各有各的出使对象。有才能且贤明的人就被派去出使访问贤德圣明的君主,无能丑陋的人就被派去出使访问无能鄙俗的国君。晏婴我是齐国最丑陋无能的人,所以才被派来出使楚国。”

一席话说得楚王无言以对。本来他是想趁机羞辱晏婴一番的,没想到,几个回合下来却是自讨没趣,从此楚王再也不敢小看晏婴和齐国了。

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就告诉我们:人的外表并不代表着才情、能力,成大事者不在其貌!晏婴身高不足五尺,却历任齐灵公(?—前554年,多字谥为齐孝武灵公,姜姓,吕氏,名环,齐顷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前581年—前554年在位)、齐庄公(公元前553年―公元前548年在位,灵公之子,名光)、齐景公(前547年―前490年在位,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三朝相国,成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司马迁曾将他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这个故事既表现了晏婴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同时也将其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尚品质展露无遗。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