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仍是对最佳行为方式的讨论,孟子举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这四个人为人处世的例子,就是想要说明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道路和行为方式。伯夷的行为方式对不对呢?孟子虽然没有批评他,但实际上却不赞成他;而伊尹呢?却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上天生育这些民众,使先明理的人启发后明理的人,使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是上天生育这些民众中先觉悟的人,我要用这个尧舜之道来启发上天所生的民众。伊尹就是这样自愿把天下的重担挑在肩头的。而伯夷却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也就如同佛教中的阿罗汉、辟支佛一样,只顾自己的清高廉洁,只顾自己的心境安宁,而不顾天下苍生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伊尹很相象的是柳下惠,然而他只是一个能和同于人的人,却也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而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能让天下百姓都能得到快乐的人,实际上也就是不“仁”的人,不爱民的人。所以他的人生的行为方式是不对的。 所以孟子称赞孔子是一个“圣之时者”,就是想要说明,人们的人生理想是很重要,然而如果不是采取最佳行为方式,所谓的理想也是空谈,也是妄想。因此孟子用“金声而玉振之”和“射于百步之外”来说明,人生做事要有始有终,而只有采取最佳行为方式才能做到有始有终。人生做事,不能仅凭智慧,也不能仅凭力量,要使智慧和力量能够融合为一体,也就是采取最佳行为方式,人生的目的才能达到,人生的理想才能实现。 伊尹之继承尧、舜之道,以拯救天下民众为己任,孔子亦是继承尧、舜之道,以拯救天下民众为己任。但孔子和伊尹走的不是同样的道路,伊尹是辅佐商汤王平定天下,孔子却选择了普及平民教育的道路。在《论语》中,我们已经弄清楚孔子之周游列国不是为了求取功名富贵,而是为了普及平民教育,所以孟子称赞他是“圣之时者”,是“集大成者”。集的什么大成呢?集尧、舜、禹、汤的优良品质,集圣智兼备、力巧融通的素质,集清、任、和、时的特点,集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和光同尘的菩萨心,见机而作的胆识与决断能力于一身,所以,这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登楼、
池上逐凉二首、
寄远、
渔翁、
送杜十四之江南、
洛阳女儿行、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身何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