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第三十五节读解

第三十五节读解

查看第三十五节全诗

  这里面牵涉到好几个行为方式的问题,瞽瞍杀人,这种行为方式肯定不对;皋陶执行法律,逮捕瞽瞍,这种行为方式就对了;那么舜的行为方式就只有两种,一是按国家法律惩处父亲瞽瞍,另一种行为方式就是背着父亲逃跑。如果按照国家法律惩处父亲,舜就要担负不孝的罪名;如果背着父亲逃跑,那就违背了这个国家的法律。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不难解决,法大于情嘛,“大义灭亲”,乃是一种维护国家法律的最佳行为方式。其实,这是后来的人都搞错了。在《论语·雍也》第二十六节中,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个意思是说,宰我来问孔子:“与人相互亲爱的人啊,虽然你告诉我说:‘法度、法则里是含有仁的内容的’,但你会信从这个法度、法则吗?”孔子回答说:“怎么样才能算是真正的仁呢?作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可以死去,但不可以陷于不仁。可以欺辱他,但不可以让他无仁。”现在所盛行的是严刑峻罚,所以宰我很疑惑,法度、法则里含有仁的内容,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服从呢?也就是说,为什么现在对人民要实行严刑峻罚呢?而现在主要是严刑峻罚的法度、法则里面为什么看不到仁呢?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宰我的问题,而是要宰我好好想一想,怎么样才能算是真正的仁,真正的仁应该怎样体现。按现在的话来说,法律是不讲人情的,但法律里面有没有人情呢?“仁”是与人相互亲爱,换句话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而法度、法则、法律则是根据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规范制度,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的,这里面必然也就含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的关系了,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亲情维系着的,所以法律里面必然也含有仁的内容。所以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可以死去,但不可以陷于不仁。可以欺辱他,但不可以让他无仁。意思是说,现在已经没有君子了,现在制定法度、法则的人,只能算是小人,他们只会用严刑峻罚来约束人民的行为,不会用仁爱精神来使人民共同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是君子来制定法度、法则,里面肯定会含有仁爱的内容。《易经》里面有一个《井》卦,就专门谈到法度、法则问题。周文王再一次强调法律、法度的透明性,以及其集纳的功能,其目的是要求从上到下,从官僚到平民,都能够懂得法律,知道法规,并一体遵守之。如果有所遮盖,则就会产生弊端,则就会有人怀疑惑虑,以至会影响法律法规的施行。所以,周文王最后提出“有孚”,就是要号召大家要有诚信,不论是上是下,是高官还是平民,只有相互诚信,法度才能得以施行,国家才能统一而强盛,事业才能成功。

  因此,可以这样说,法律、法规、法度起源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没有亲情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系都不需要维护了,还要这些法律法规法度干什么?!所以,孟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尽到亲情的责任,才符合法律法规法度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如果一点亲情都不顾了,那也不符合法律法规法度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所以,尽心知命即是要了解最根本的东西,根据最根本的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舜之维护亲情而不顾国家法律,并不是他认为亲情超过法律,他之所以偷偷背着父亲逃跑,沿海边住下,也就是他不愿意触犯法律、违背法律,而是在远离人类法律的地方孤独终生。

推荐古诗: 长门怨二首不见齐安郡后池绝句赠刘司户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少年行戏题磐石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

推荐诗句: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鳌头独占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期修古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