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赏析

赏析

查看全诗

   这首词写重阳节有感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现今亦是“老人节”了。词中抒写了重阳节时伤秋思归的意绪,满篇衰飒之气,有悯时伤世之慨。上片写重九前夕风雨乍起,兴起悲秋情怀;下片写重九登临的冷落,抒写游子愁怀和怀乡思归之情。上片前六句连用两个与重阳节相关的典故,婉抒内心之枨触。将两典释清,全词之意脉便可理顺。“戏马台前”用南朝宋武帝北伐事。东晋末年,刘裕曾统率大军北伐,一度破南燕,占领华北大部分地区,也曾收复过洛阳和长安。南宋时期,基本上是投降派占上风,抗战派受压。虽然也有过短时的抗战局面,但都是雷声大,雨点稀,或所用非人,或遇挫则退。一次大的胜仗也打过。所以,坚决主张北伐并取得过辉煌战绩的刘裕便成了南宋爱国文人心向往之的楷模。辛弃疾便不止一次在词中歌颂过此人。“采花篱下”用陶渊明毅然归隐而在重阳日采菊之事。前一典故志在提倡北伐,振兴国威,收复中原,重整河山。后一典故则因不得志而归隐。一入世、一退隐,看似矛盾,实则正是南宋时期许多文人矛盾心态的真实反映。把握信这一点,便可顺利理解此词了。“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两句有弦外之音,有衰世难以挽回之意。下片开头两句切合重九来写,“空对洒”,写其心情极主的忧郁感伤。“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与上片“都不是登临时候”相呼应,写出国势每况愈下的深愁。全词情调凄绝,透露出一种末世的哀伤情调。《铜喜鼓书堂遗高》评曰,用事用意,搭凑得瑰玮有姿,其高淡处,可与稼轩比肩。

推荐古诗: 古风(齐有倜傥生)宫妓日射晚晴临洞庭湖赠张丞相题义公禅房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望江南(随身伴)

推荐诗句: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