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的谏政,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专门将他传至京城召见。他又上万言书,提出“改旧制,黜赃吏,均赋役,擢才能”的建议,顺应了忽必烈“祖述变通”的建国思想,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忽必烈亲授他为翰林学士。
王恽任职从政期间,时常忧国忧民,他把历代明君贤相勤劳思政、治国安邦的经验和事迹系统整理成章,用“顺谏”的方式,奏疏给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参阅。裕宗真金非常赏识他的这种见解,除自己学习外,还将《承华事略》各篇发给皇孙们传读。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儿子成宗铁木真即位。王恽给成宗皇帝敬献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宝,而是他论述的《守成事鉴》十五篇,表现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诚。因此,成宗又加封他为通议大夫,知制诰。并委托他同赵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实录》。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六月,王恽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朝廷的钦差大臣在汲县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贫如民。其儿孙们田园生涯,耕稼自给,便如实奏明圣上。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号“文定”。子孙荫封受禄。家乡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奋读书的古子涧村誉为“秋涧书声”,被列为“汲县八景”之一。他的言论诗文刊行于世一百卷为后人所传读。他的墓圹位于汲县(今卫辉市)城郊乡八里屯村西南石人洼内,距县城十华里。墓地前沿有神道,两旁为石刻仪仗,对称排列,每当“清明”前后和春节期间,家乡父老纷纷前往祭扫凭吊,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哀思 。
推荐古诗:
将进酒、
山中问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花赠张十一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过香积寺、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四块玉(雁北飞)
推荐诗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 不足齿数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