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上贤例证

上贤例证

查看上贤全诗

  开皇八年(588 年)十月,隋为统一中国,兵分八路南

  下攻陈。次年正月,隋军攻入陈都城建康(今南京),陈灭亡。陈之所以如此迅速地被隋消灭,与陈后主陈叔宝不能“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有着很大的关系。

  陈叔宝自幼生长深宫,在锦绣荣华中长大,全不知稼穑艰难,民生疾苦,只知道纵情享乐,寄意诗酒,沉溺女色。自己懒得上朝听政,政事全都委任给原当太子时的旧臣孔范、施文庆等一批华而不实的人处理。这些人趁机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对百姓横征暴敛,榨取钱财,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隋积极准备南下时,陈叔宝却在大兴土木,修筑殿阁佛寺。大臣章华上书劝谏:“陛下即位,于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艰难,不知天命之可畏。溺于嬖宠,惑于酒色。……老臣宿将,弃之草莽,谄佞谗邪,升之朝廷。令疆场日蹙,隋军压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张,臣见糜鹿复游于姑苏矣!”陈叔宝恼羞成怒,当即把他处死。当隋军发起进攻后,沿江陈军相继急报朝廷,均被施文庆等人扣住不报,孔范更是对陈叔宝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邪!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陈叔宝听,“笑以为然,故不深备,奏伎、纵酒、赋诗不辍。”

  陈叔宝不辨贤庸,滥给军职,致使优秀的将领无用武之地。施文庆、孔范均为文弱书生,对军事一窃不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取悦于陈叔宝,竟然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得到军事要职。孔范恬不知耻地说,在外带兵将领都是起自行伍,不过匹夫之勇,本人却是深谋远虑,他们怎能比得上呢?而将领们稍有过失,便夺其兵权。陈叔宝对起自行伍的将帅心存疑虑,总怕他们起兵谋反,因此常无故削夺他们的职务。

  陈叔宝这种重小人轻贤将的做法引起了众多将领的不满,他们与陈叔宝貌合神离,在战场上不是消极应付,就是临阵叛逃。如任忠本是陈朝一位不可多得的战将,但却得不到重用。直到建康危在旦夕时陈叔宝才想起再次倚

  重他,但任忠再也不愿继续为他卖命而投降了隋军,并引导隋军进入建康捉拿陈叔宝。陈叔宝亲奸佞,疏贤将,最终自食恶果,丢掉了大好河山,自己也成了阶下之囚。

推荐古诗: 古风(齐有倜傥生)宫妓日射晚晴临洞庭湖赠张丞相题义公禅房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望江南(随身伴)

推荐诗句: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