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轶事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林嗣环轶事

林嗣环轶事

查看林嗣环全诗

  “站起来!”随着塾师不怒自威的喊声,从窗外慢慢探出一个六岁光景孩子的脑袋。他身上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手中拿着放牛的鞭子。

  塾师和学子们纷纷走出私塾。“你叫什么名字?”塾师俯下身子关切地问。“我叫林嗣环,家住赤岭后畲。”孩子用鞭子指了指不远处的村落,又不问自答地作介绍:“父林之粟,兄嗣祯。我很喜欢听先生讲课,已来偷听半年有余了!”“那你就来读书吧!”“我家穷,供不起我读书!”塾师颔首捋须良久,忽灵机一动:“嗣环,请你进学堂坐一会儿好吗?”

  塾师安排嗣环和众学子坐好,摊开纸笔,宣布考试开始。结果让塾师始料莫及、心花怒放,林嗣环这个从未上过学堂的放牛娃,妙语连珠、辞清意畅的作文,令那班乡绅富贾的纨绔子弟,瞠目结舌,难望项背。

  塾师磨破嘴皮磨穿鞋底,用免收束修、资助笔墨、接济家用等条件,博得林之粟的首肯,让嗣环进私塾跟班旁读。

  嗣环边帮父亲劳作,边努力攻读。公元1615年,嗣环7岁那年,大学士黄景坊不信他能“励志自研”、“日记万言”,特地对他进行面试,也被他的聪慧天资所折服,便破例收他为“伴读”。嗣环自此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学业更是突飞猛进。

  第一次参加乡试,主考官认定字字珠玑之文,绝不可能出自乳臭未干的穷孩子之手,武断地判定为“抄袭”。

  落榜蒙冤的嗣环受尽白眼。有天早上,他像往常那样到黄井打水,可邻居们已暗相串通,故意于前夜将水桶全收进屋内。打不到水的嗣环默立井旁,对天发誓:“士可辱,志不可夺!我定愈加发奋……”忽然,井底訇然有声,井水漫上井盘。至今,嗣环故居门前这眼黄井的水位,仍远高于旁侧的池塘水面,成为福建安溪县赤岭后畲一大景观。

  子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嗣环落第不落志,“黄井祝天”后的日子,更付诸“虎崆耕读”。公元1642年,34岁的林嗣环中举人。继之又蟾宫折桂,顺利通过会试,高中进士。嗣环的轶事,在其故乡代代相传。

推荐古诗: 将进酒山中问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花赠张十一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过香积寺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四块玉(雁北飞)

推荐诗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 不足齿数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