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叫《林则徐联对中举》,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林则徐很早就受到父亲的教育,林则徐的父亲叫林宾日,是个教书先生。林则徐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刻苦。晚上,林则徐自己被蚊虫咬得浑身是疙瘩却不知,母亲狠心当了买了一个蚊帐保护林则徐不被蚊子叮咬。当林则徐九岁时,父亲让学生以“山”和“海”作联,当大家还在想的时候,林则徐说到:“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大家无不叫好。此事传出,一位名士想当面试试林则徐的才学,便念出上联:“鸭母无鞋空洗脚。”连林宾日还未想出,林则徐就接道:“鸡公有髻不梳头。”那位名士惊叹道:“神童!”有一年除夕,林宾日写了副上联“除夕月不同,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林则徐接道:“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林宾日称赞道:“好!”林则徐十二岁那年,去参加童子试。考官出上联:“童子何知?”老童生一时未答上,林则徐却说:“大人利见!”林则徐考中头名。之后,林则徐走上仕途,在1840年虎门销烟237万斤,1850年病逝。
林则徐长大后的一系列丰功伟绩与他小时后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他的父亲严格要求林则徐。在他两岁时就教他识字,三岁教他背诗,四岁就让他到自己的私塾去读书。林则徐在晚上读书时被蚊虫咬得满身是疙瘩却不觉得痒、痛,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在幼年时也是十分认真、刻苦学习的,竟然读书忘我到连自己身上会痒都会不知到。这要是换做我的话,我早就因为蚊虫太多而无法静下心来读书,要求母亲为我买个蚊帐或者不读书。林则徐九岁时作的一幅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更是说明了他的伟大志向,这幅对联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林则徐长大后官至湖广总督,与两广总督在虎门把从英美烟商交出的237万斤鸦片尽数销毁,说明了林则徐爱国爱民,抵制外来侵略者的决心。
林则徐的刻苦学习和他的爱国爱民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
相关作文:
《老人与海》感、
画眉鸟、
动物园看花孔雀、
快乐的元旦、
我的家乡、
雨、
弟弟洗澡、
给老师的一封信、
小糊涂虫、
我爱笔记本电脑
标签:林则徐联对中举有感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 不足齿数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