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情结 高三作文1000字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作文大全> 高三作文的作文大全 > 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情结 高三作文1000字

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情结 高三作文1000字

1909年,身为炸药发明者的诺贝尔,在北欧小国瑞典设立了诺贝尔文学奖。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奖项竟会如此长久的存在。自它设立以来,它强烈地牵动着每一位酷爱文学的人的心,更牵动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人的心。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竟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该奖设立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年了,在这100年中,有着悠久文学历史的中国,有着璀璨文学的中国竟无一人获此殊荣,难道中国真的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实际上,中国作家也曾多次被提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该奖擦肩而过。

鲁迅先生曾被瑞典历史学家斯文·赫定看好,并在1927年被提名,但被他谢绝了,林语堂也曾四次被提名,但都落选了。

1968年,老舍先生凭借自己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提名并入围。在五位侯选人中,老舍先生高居榜首。这无疑给垂头丧气的中国人一丝鲜活的生气,老舍先生也成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天不随人愿,那时的老舍先生已经与世长辞,不在人世了。瑞典文学院只好把该奖授予了另一位东方作家,日本的川端康成。老舍先生的逝世又一次使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不禁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人获奖?为什么瑞典文学院不给中国人发奖?对此,许多专家作了认真的分析,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国作家未能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这一百多个国家又有一百多种语言,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各有千秋,在这一百多种语言中,中国的语言无疑是历史最悠久,最具魅力,最难懂,最复杂的。而在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评选院士中,仅在1913年出现了一位懂汉语的评选委员马悦然,在这之前,评选院士中没有一个懂汉语,而评选委员们所看到中国作家的作品,无非是那些被翻译的面目全非的译本,在这些译本中,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汉语语言魅力不知被打了多少折扣。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不懂得中文,更说不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怎么能够充分欣赏和体会作品本身的魅力和其内涵呢?

也有人认为,中国作家未获奖与作者本身有莫大的关系。现在的社会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中国作家也非常现实,作品的经济价值比文学价值高得多。看看现在畅销的书籍,根本无法找到一部纯文学的作品,而且作品的内容空间,形式千篇一律,脏话更是层出不穷。以徐星的小说为例,在他的《无主题变奏曲》里用了21个“他妈的”,在他的《城市的故事》里,多达29个。设想,中国人如果拿这样的作品去竞选诺贝尔文学奖,我想,还未到瑞典,就已经被封杀出局了。所以说中国作家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给那些创作出最优秀作品的人设立的,获奖作品的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我认为,不管中国作家在获诺贝尔道路上有多少障碍,中国作家都必须排除万难,去实现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梦,了结中国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心愿。

相关作文: 《老人与海》感画眉鸟动物园看花孔雀快乐的元旦我的家乡弟弟洗澡给老师的一封信小糊涂虫我爱笔记本电脑

标签:中国诺贝尔文学情结高三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 不足齿数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