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人的品质的成语大全

简介

关于人的品质也是有好坏之分的,那么关于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有哪些呢?以下是一篇关于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太岁头上动土

解释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出处

汉·王充《论衡·难岁篇》:“移徒法日:‘徒抵太岁凶,伏太岁亦凶’。”

例子

老舍《骆驼祥子》:“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

天高皇帝远

解释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出处

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西征则在边陲用兵,天高皇帝远,不至于朝夕关怀。”

偷合苟容

解释

偷:苟且。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

出处

《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藏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

例子

尔曹昔为相国,位极人臣,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偷合苟容。(明·赵弼《丹景报应录》)

贪贿无艺

解释

贿:财物;艺:标准、准则,引伸为法度、限度。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出处

《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例子

彼辈不注意敌人而以对内为能事,杀人如麻,贪贿无艺,实谣言之大本营,奸邪之制造所。(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徒托空言

解释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例子

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

挑拨离间

解释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例子

挑拨离间的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拖人下水

解释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出处

宋·杨万里《竹枝歌》:“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

例子

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

挑肥拣瘦

解释

挑、拣:选择;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例子

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干什么事都爱挑肥拣瘦。

投鼠忌器

解释

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出处

《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例子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头角峥嵘

解释

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露头角。”

例子

那时头角峥嵘际,搅海翻江上九天。(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

吐胆倾心

解释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例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推襟送抱

解释

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出处

《南史·张充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

例子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严比王》:“严比王太守与余同受业于沈鹿坪师,推襟送抱,情谊独敦。”

通今博古

解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例子

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号为文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图财害命

解释

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出处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便待干罢。”

例子

他的身上是带着有我们的盘费的,那两名轿夫不会图财害命吗?(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贪财好色

解释

贪图私利,喜好女色。

出处

《汉书·高帝纪》:“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

例子

廖永安数出多人,俱是贪财好色的,那里是英雄出世之主。★明·郭勋《英烈传》第十三回

贪吃懒做

解释

指又馋又懒。

贪而无信

解释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出处

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弹斤估两

解释

形容掂量轻重。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贪名逐利

解释

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

贪位慕禄

解释

贪恋权位,羡慕俸禄。

贪欲无艺

解释

指贪财的欲望没有限度。

铁杵成针

解释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铁砚磨穿

解释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通才练识

解释

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通天彻地

解释

①形容本领十分高强。②从天到地,到处。

通宵达旦

解释

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例子

乙校昨夜通宵达旦,将赤化书籍完全焚烧矣。(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

偷梁换柱

解释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例子

他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

投石下井

解释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同投阱下石”。

推诚布公

解释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推诚接物

解释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推诚置腹

解释

比喻真心待人。同推心置腹”。

堂皇正大

解释

形容言行光明公正,不偏不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

无所畏惧

解释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

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例子

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偷东摸西

解释

指小偷小摸。

出处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例子

自小里偷东摸西,揣歪捏怪,胡行乱走,不老实。★明·无名氏《拨宅飞升》楔子

涂炭生灵

解释

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例子

若能顺时达变,可保宝贵,毋为涂炭生灵,自贻后悔。★《元史·世祖纪五》

杀人如麻

解释

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出处

《汉书·天文志》:“后秦遂以兵内兼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例子

儿自幼随父出征,杀人如麻,何曾有为祸之理?今杀妖人,正绝大祸,安得反为我祸?(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杀身成仁

解释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例子

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杀人不见血

解释

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例子

这些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终于被押上了审判台。

三平二满

解释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出处

宋·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妨,老即休。”

例子

宋·陈亮《又乙巳秋书》:“眼光亦三平二满,元靠不得;亦何力使得大地清明,赫日常在乎?”

善始善终

解释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

《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例子

不如早达时务,善始善终,全了恩人生前一段美意。(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生而知之

解释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例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丧尽天良

解释

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利己》:“今人既富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

例子

如今丧尽天良的官府要害他们,因此上我家里躲几天。(欧阳山《三家巷》二六)

三过其门而不入

解释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出处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例子

老舍《大发议论》:“你真要在家历新年之际,三过其门而不入,留神尊夫人罚你跪下顶灯三小时。”

杀敌致果

解释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例子

要知道这种举动,和战士在战争时的杀敌致果,功罪是绝对相反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

身先士卒

解释

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例子

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舍己为人

解释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

《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例子

(1)共产党员要有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2)我们应当学习刘英俊同志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

舍生取义

解释

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例子

舍生取义兮捐微躯,谁云女妇兮夫弗如?(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三头六臂

解释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例子

吕岳在金眼驼上,现出三头六臂,大显神通。(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虱处裈中

解释

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出处

晋·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

伤天害理

解释

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例子

(1)那些伤天害理的人,迟早要受到惩罚。(2)他虽不敢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是又馋又懒,好贪小便宜。

绳锯木断

解释

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例子

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功夫到了,定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取得可喜成果。

神气活现

解释

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出处

《茅盾选集 委屈》:“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

例子

最怪的是那批神气活现的流氓,就象狗样。(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赏罚分明

解释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汉书·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

例子

谁有功,谁有过,群众知道得最清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做到赏罚分明。

汪洋浩博

解释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出处

宋·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例子

绎曾字伯敷,处州人,为人虽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注疏,多能成诵。文辞汪洋浩博,其气烨如也。★《元史·儒学传二·陈绎曾》

调三窝四

解释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调三窝四的。”

例子

曾朴《孽海花》第16回:“从前在我爹那里调三窝四、甜言蜜语,难道是真看得起咱们吗?”

调嘴弄舌

解释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例子

你出去了几时,那杜兴十分放肆,不时进来调嘴弄舌,要来欺骗我,没些尊卑。(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

贪得无厌

解释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例子

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八)

贪天之功

解释

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例子

岂敢贪天之功,遂尔僭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四回)

铜头铁额

解释

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出处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龙鱼河图》:“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云笈七签》卷一百:“兄弟八十人,铜头铁额。”

例子

问:“如何是出家人?”师曰:“铜头铁额,乌觜鹿身。”(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

铁中铮铮

解释

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

《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例子

黑闼何足道!如汉田横,唐之李密,亦可谓铁中铮铮者也。(明·瞿祐《剪灯新话·华亭逢故人记》)

腾蛟起凤

解释

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例子

明·冯惟敏《枉枝香·赠奴桂香》:“看今秋步月登云,到来春腾蛟起凤。”

偷天换日

解释

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

例子

他所玩弄的偷天换日的鬼把戏,早被大家识破了。

脱颖而出

解释

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例子

经过艰苦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在全班脱颖而出。

甜言蜜语

解释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出处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例子

卞福坐在旁边,甜言蜜语,劝了一回。(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贪多务得

解释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例子

而泛观古人之文,则又博而寡要,且惧夫贪多务得,而遂溺于文。(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

图谋不轨

解释

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出处

《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例子

你们给我们来的公函,说我们图谋不轨……我们此行纯为爱国而来,绝无越轨行为。(杨沫《青春之歌》第七章)

天下为公

解释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例子

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

推诚相见

解释

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例子

同学之间应该推诚相见。

贪心不足

解释

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例子

刘心武《钟鼓楼》第三章:“绝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贪心不足的人。”

投其所好

解释

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出处

《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例子

今王志在报吴,必先投其所好,然后得制其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替天行道

解释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例子

鲁迅《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

挺身而出

解释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例子

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踢天弄井

解释

能上天,能入地。比喻本领极大。也形容顽皮到极点。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术踢天弄井,项羽力拔山也那举鼎。”

例子

张爱玲《连环套》:“不是我管家,由得你们踢天弄井。”

天下无敌

解释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出处

《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例子

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破马超,天下无敌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