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品质也是有好坏之分的,那么关于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有哪些呢?以下是一篇关于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汉·王充《论衡·难岁篇》:“移徒法日:‘徒抵太岁凶,伏太岁亦凶’。”
老舍《骆驼祥子》:“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西征则在边陲用兵,天高皇帝远,不至于朝夕关怀。”
偷:苟且。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
《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藏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
尔曹昔为相国,位极人臣,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偷合苟容。(明·赵弼《丹景报应录》)
贿:财物;艺:标准、准则,引伸为法度、限度。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彼辈不注意敌人而以对内为能事,杀人如麻,贪贿无艺,实谣言之大本营,奸邪之制造所。(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挑拨离间的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宋·杨万里《竹枝歌》:“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
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
挑、拣:选择;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干什么事都爱挑肥拣瘦。
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露头角。”
那时头角峥嵘际,搅海翻江上九天。(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南史·张充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严比王》:“严比王太守与余同受业于沈鹿坪师,推襟送抱,情谊独敦。”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号为文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便待干罢。”
他的身上是带着有我们的盘费的,那两名轿夫不会图财害命吗?(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贪图私利,喜好女色。
《汉书·高帝纪》:“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
廖永安数出多人,俱是贪财好色的,那里是英雄出世之主。★明·郭勋《英烈传》第十三回
指又馋又懒。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形容掂量轻重。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
贪恋权位,羡慕俸禄。
指贪财的欲望没有限度。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①形容本领十分高强。②从天到地,到处。
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乙校昨夜通宵达旦,将赤化书籍完全焚烧矣。(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他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同投阱下石”。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比喻真心待人。同推心置腹”。
形容言行光明公正,不偏不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指小偷小摸。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自小里偷东摸西,揣歪捏怪,胡行乱走,不老实。★明·无名氏《拨宅飞升》楔子
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若能顺时达变,可保宝贵,毋为涂炭生灵,自贻后悔。★《元史·世祖纪五》
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汉书·天文志》:“后秦遂以兵内兼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儿自幼随父出征,杀人如麻,何曾有为祸之理?今杀妖人,正绝大祸,安得反为我祸?(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这些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终于被押上了审判台。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宋·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妨,老即休。”
宋·陈亮《又乙巳秋书》:“眼光亦三平二满,元靠不得;亦何力使得大地清明,赫日常在乎?”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不如早达时务,善始善终,全了恩人生前一段美意。(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利己》:“今人既富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
如今丧尽天良的官府要害他们,因此上我家里躲几天。(欧阳山《三家巷》二六)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老舍《大发议论》:“你真要在家历新年之际,三过其门而不入,留神尊夫人罚你跪下顶灯三小时。”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要知道这种举动,和战士在战争时的杀敌致果,功罪是绝对相反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
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1)共产党员要有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2)我们应当学习刘英俊同志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
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兮捐微躯,谁云女妇兮夫弗如?(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吕岳在金眼驼上,现出三头六臂,大显神通。(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晋·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
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1)那些伤天害理的人,迟早要受到惩罚。(2)他虽不敢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是又馋又懒,好贪小便宜。
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功夫到了,定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取得可喜成果。
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茅盾选集 委屈》:“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
最怪的是那批神气活现的流氓,就象狗样。(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汉书·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
谁有功,谁有过,群众知道得最清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做到赏罚分明。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宋·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绎曾字伯敷,处州人,为人虽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注疏,多能成诵。文辞汪洋浩博,其气烨如也。★《元史·儒学传二·陈绎曾》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调三窝四的。”
曾朴《孽海花》第16回:“从前在我爹那里调三窝四、甜言蜜语,难道是真看得起咱们吗?”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你出去了几时,那杜兴十分放肆,不时进来调嘴弄舌,要来欺骗我,没些尊卑。(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八)
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岂敢贪天之功,遂尔僭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四回)
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龙鱼河图》:“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云笈七签》卷一百:“兄弟八十人,铜头铁额。”
问:“如何是出家人?”师曰:“铜头铁额,乌觜鹿身。”(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
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黑闼何足道!如汉田横,唐之李密,亦可谓铁中铮铮者也。(明·瞿祐《剪灯新话·华亭逢故人记》)
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明·冯惟敏《枉枝香·赠奴桂香》:“看今秋步月登云,到来春腾蛟起凤。”
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
他所玩弄的偷天换日的鬼把戏,早被大家识破了。
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经过艰苦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在全班脱颖而出。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卞福坐在旁边,甜言蜜语,劝了一回。(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而泛观古人之文,则又博而寡要,且惧夫贪多务得,而遂溺于文。(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
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你们给我们来的公函,说我们图谋不轨……我们此行纯为爱国而来,绝无越轨行为。(杨沫《青春之歌》第七章)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
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同学之间应该推诚相见。
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刘心武《钟鼓楼》第三章:“绝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贪心不足的人。”
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今王志在报吴,必先投其所好,然后得制其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鲁迅《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能上天,能入地。比喻本领极大。也形容顽皮到极点。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术踢天弄井,项羽力拔山也那举鼎。”
张爱玲《连环套》:“不是我管家,由得你们踢天弄井。”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破马超,天下无敌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