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出自名著的成语大全

简介

许多成语都是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出自名著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昼夜兼程

解释

日以继夜的赶路。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朱甍碧瓦

解释

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朱甍碧瓦,掩映着九级高堂;画栋雕梁,真乃是三微精舍。”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例子

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清·洪昇《长生殿·疑谶》

朱颜绿发

解释

指青春年少。

出处

宋·沈遘《送句谌通判颖川》诗:“朱颜绿发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时,但见:朱颜绿发,皓齿明眸。”

例子

朱颜绿发况未老,才地何啻十倍予。★清·唐孙华《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

驻颜益寿

解释

保持容颜不衰老而增长寿命。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抓乖卖俏

解释

耍聪明,卖弄乖巧。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秋桐正是抓乖卖俏之时,他便悄悄的告诉贾母、王夫人等。”

抓乖弄俏

解释

耍聪明,卖弄乖巧。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且进去!且进去!’”

壮气凌云

解释

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第六十一回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

捉摸不定

解释

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

捉影捕风

解释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沙弄汞,捉影捕风。”

恣心纵欲

解释

指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

龇牙裂嘴

解释

露出牙,张开嘴。形容凶狠难看的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杨雄、石秀都跟出前厅来看时,只见杜兴下了马,入得庄门,见他模样,气得紫涨了面皮,龇牙露嘴,半晌说不的话。”

例子

吃饭一拿起饭碗,就龇牙裂嘴装鬼脸说:“怎么净吃小米,还不敌猪食。人家那边一天两顿面,我还嫌不合口味。”★杨朔《熔炉》

龇牙咧嘴

解释

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例子

?糜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龇牙咧嘴。★峻青《秋色赋·故乡杂忆》

自有公论

解释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例子

虽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

走花溜冰

解释

比喻吹牛,说大话。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钻天入地

解释

形容神通广大,很有办法。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

做好做恶

解释

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

出处

《水浒传》第六二回两个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

左邻右舍

解释

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例子

照顾‘左邻右舍’,不能搞先进迁就落后,不能搞平均主义。★《人民日报》1984.8.3

坐卧不离

解释

指时刻相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八回琼英从小聪明,百伶百俐,料道在此不能脱生,又举目无亲,见倪氏爱他,便对倪氏说,向邬梨讨了叶清的妻安氏进来。因此安氏得与琼英坐卧不离。”

坐卧不宁

解释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常形容心绪烦乱。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例子

那劣绅不知何日要戴高帽子,每日在家放心不下,坐卧不宁。★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作小服低

解释

指与人作妾或顺从比己低下者。形容谦退温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啧啧称赞

解释

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戴宗啧啧称赞道‘好个留侯!’”

瞻情顾意

解释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关碍处。”

真人不露相

解释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例子

俗语说的:‘真人不露相。’我且用话探他一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

真赃真贼

解释

赃物、罪犯都确凿无疑。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黄信道‘还你一个证见,教你看真赃真贼,我不屈你。左右,与我推将来。’”

整旧如新

解释

修整陈旧的、破损的东西,使之如同新的一样。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塔层层扫过……这才是整旧如新,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依然八方共睹,四国同瞻。”

正中己怀

解释

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夏婆子听了,正中己怀,忙问‘因什么事?’”

紫绶金章

解释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自取罪戾

解释

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出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自寻短见

解释

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没有威胁他,是他自寻短见。”

走头无路

解释

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出处

《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例子

太平无事,尚可优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等到上头派了下来,更把他急的走头无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走为上策

解释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例子

他感到,内心的一些想法摆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脚的,还是走为上策。★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

走为上着

解释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例子

钱江道:“黑暗官吏擅威作福,为足下计,倒是走为上着。”★《洪秀全演义》第十回

压肩迭背

解释

迭:重迭。形容观看的人极多。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压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一面之词

解释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例子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必须全面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处理。

养家活口

解释

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着粮道的衙门,那个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

例子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如果是租车,则所余仅五六十元而已,养家活口还是困难。”

郑重其事

解释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例子

孙俊英背剪着手,郑重其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张灯结彩

解释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例子

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斩尽杀绝

解释

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我本待斩尽杀绝,争奈你不曾犯法。”

例子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集团妄图将中国革命力量斩尽杀绝,但是共产党人是斩不尽、杀不绝的,革命自有后来人。

真才实学

解释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例子

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

主情造意

解释

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

例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

指手画脚

解释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见这李虞侯、张干办在宋江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着宋江一个,不敢下手。”

例子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招兵买马

解释

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例子

我们人手不足,需要招兵买马了。

赞不绝口

解释

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看了,赞不绝口。”

例子

他常常在我面前把秋桐的文章捧上了天,赞不绝口。(邹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

择主而事

解释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例子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7回:“徒死无益,何若择主而事。”

自出心裁

解释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例子

叶圣陶《四三集·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心裁。”

坐视不救

解释

坐视:坐着看。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即蜀中危急,孤岂可坐视不救。”

例子

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热心帮助,决不能坐视不救。

作恶多端

解释

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例子

他是个作恶多端的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的。

坐卧不安

解释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例子

一连数日,神思恍惚,坐卧不安。(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六)

坐立不安

解释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例子

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吾等见了坐立不安。(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拙口钝腮

解释

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八回:“我等愚卤,拙口钝腮,不会说话。”

例子

钱钟书《围城》:“这时候只希望她拙口钝腮,不要这样咄咄逼人。”

做神做鬼

解释

指鬼鬼祟祟;使用欺骗的手段。

出处

《红楼梦》第四七回:“既这么样,怎么不进来,以做神做鬼的?”

例子

张家是甚么有意思的人!想起我前日这一番是非,那里是甚么光棍!就是他的佃户,商议定了,做神做鬼,来弄送我。★《儒林外史》第四回

赃官污吏

解释

犹贪官污吏。

出处

《水浒传》第六二回:“谁知被赃官污吏,淫妇奸夫,通情陷害,监在死囚牢里。”

例子

[焦面鬼]口里喊叫:“杀了赃官污吏,替民除害,要性命的,各自回避!”★《禅真后史》第二一回

贼头鼠脑

解释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例子

妇人道:‘我这屋里再有谁来?敢是你贼头鼠脑,偷了我这只鞋去了?’★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八回

诈奸不及

解释

犹言十分奸诈。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斩头沥血

解释

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

例子

在今日算是一个斩头沥血的人儿。★清·感惺《游侠传·侠议》

掌上观文

解释

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遮天蔽日

解释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例子

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杨朔《香山红叶》

真心真意

解释

犹真心实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

例子

你猜炳哥怎么说的?他说他从前真心真意爱过的,只有一个人。真心真意好过的,也只有一个人。★欧阳山《苦斗》第二十二章

争锋吃醋

解释

为争夺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同“争风吃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

例子

他待和他睡觉,凭他一夜两夜,就是十来宿,我也知不道甚么是争锋吃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证据确凿

解释

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例子

深恐不法勇丁,骚扰百姓,所以面谕本县:倘有前项情事,证据确凿,准其到县指控。审明之后,即以军法从事,决不宽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争名夺利

解释

争夺名位和利益。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例子

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销除烦恼……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清·关燮《序》

执鞭随镫

解释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执鞭坠镫

解释

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若得与兄长执鞭坠镫,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

执迷不醒

解释

犹执迷不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宝钗虽不言语,遇事试探,见他执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泪。”

例子

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

指南攻北

解释

犹声东击西。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指囷相赠

解释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指桑说槐

解释

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同指桑骂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

知疼着痒

解释

形容对亲人的关怀、体贴。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无奈二姐倒是个多情的人,以为贾琏是终身之主了,凡事倒还知疼着痒。”

詀言詀语

解释

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贤弟[沙僧],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詀言詀语,途中更要仔细。”

知遇之恩

解释

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例子

大帅的知遇之恩,卑职终身难报。★刘章仪《枭雄吴佩孚》

置之不顾

解释

置:放着;之:代词;顾:照管。放在那儿不管。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例子

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也应该置之不顾,一任其消灭的。★鲁迅《题记》

钟鼎之家

解释

富贵宦达之家。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众虎同心

解释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重峦复嶂

解释

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同重峦叠嶂”。

出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看那山势,虽不比梁山广,却也险峻,周围重峦复嶂,只有山前一条大路。”

相关成语专题: 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