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ǎng dài 意思:敬仰感戴。 ▶宋·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穹苍垂覆盖之私,所宜仰戴。” ▶明·唐顺之《谢赐银币表》:“臣敢不仰戴鸿慈,益图涓报。” ▶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四三:“这个叛逆不孝的李杰,越发为一般农民所仰戴了。”
读音:yǎng yào 意思:(仰药,仰药)服毒药。 ▶《汉书•息夫躬传》:“小夫懦臣之徒,愦眊不知所为,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 ▶《旧唐书•懿宗纪》:“京兆尹温璋贬振州司马,制出之夜,璋仰药而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与其相思而病,不如仰药而死。” ▶冯自由《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戊申二月,敖为仇者所害,徐乃仰药自杀。”
读音:yǎng zàn 意思:(仰赞,仰赞)指辅助在上者谋划。 ▶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公实仰赞宏规,参闻神筭。”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所谓乘可为之时,以竭愚夫千虑,用以仰赞高深,非欲徒撰空言以渎清听。”
读音:yǎng dá 意思:旧谓报答尊者。 ▶《南齐书•顾欢传》:“陛下宜仰答天人引领之望,下弔甿黎倾首之勤。” ▶明·张居正《答奉常陆五臺论治体用刚》:“僕所以恳恳救之者,盖以仰答圣恩,下明臣节耳。” ▶《太平天国资料•史致谔档案》:“惟有殚精竭虑,整顿维持,以期保地方,仰答宪台于万一。”
读音:yǎng bān 意思:犹高攀。指同地位、名望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大人乃上国名公,钟徽乃穷乡贱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仰扳 补证条目犹高攀。指同地位、名望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玉娇梨》第十八回:“白公见路旁长松数株,歷落可爱,因说道:‘同是山水中人,何
读音:yǎng jiè 意思:依靠,藉助。 ▶郭沫若《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儿的问题不消说很简单,我们谁也是想仰借实际的治疗医学来使病源早早断根的。”
读音:yǎng jiè 意思:仰望依靠。 ▶《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毛镇当全辽沦没之后,孤军东渡,寄寓海上,招集辽民前后数十万,亦小邦所仰藉也。” ▶清·周亮工《书影》卷八:“其却疟者,或亦仰藉瞿昙之灵欤?”
读音:yǎng shí 意思:依靠他人而得食。 ▶《后汉书•西域传•南匈奴》:“臣等生长汉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辄亿万。” ▶《三国志•魏志•荀攸传》:“绣与刘表相恃为彊,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 ▶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编》卷一:“凡物之附人者仰食;不仰食,则不附于人矣。”
读音:yǎng liú 意思:谓仰承流风,归顺有德者。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四面风德,二方之君,鳞集仰流,愿得受号者以亿计。” ▶晋·桓温《荐谯元彦表》:“幽遐仰流,九服知化矣。” ▶明·何景明《应诏陈言治安疏》:“海内将从风而靡,四夷必仰流而化。”
读音:yǎng yǎng 意思:气概轩昂貌。 ▶《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陆德明释文:“仰,本又作‘卬’。五刚反。” ▶孙诒让正义:“案,卬、仰古通用。 ▶《诗•大雅•卷阿》疏引孙炎《尔雅注》云:‘卬卬,志气高远也。’”
读音:yǎng zhèn 意思:(仰鸩,仰鸩)饮毒酒。 ▶《晋书•宣帝纪》:“凌唿曰:‘贾梁道!王凌是大魏之忠臣,惟尔有神知之。’至倾,仰鸩而死。” ▶《新唐书•杨收传》:“收自作书谢天子,丐弟严死,奉先臣后。以书授使者,即仰鸩死。”
读音:yǎng gōng 意思:从低处向高处进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曰:‘恶卿不欲作将善云梯仰攻?’”清·恽敬《前四川提督董公神道碑铭》:“贼据斑斓山死守,公仰攻八日。” ▶曹亚伯《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黄花岗之役》:“时敌居高临下,势难仰攻。”
读音:yǎng wǎ 意思:凹面向上的瓦。 ▶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月如仰瓦,不求自下;月如弯弓,少雨多风。”
读音:yǎng xiàn 意思:仰慕,钦羡。 ▶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仰羡古风,为君改卜。” ▶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投员外从公虞》诗:“仰羡野陂凫,无心忧稻粱。” ▶宋·王安石《答李深父书》之三:“承以《论语义》见教,言微旨奥,直造孔庭,非极高明,孰能为之!仰羡,仰羡。”
读音:yǎng dú 意思:犹服毒。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诔》:“事非淮南,而痛深于中雾;迹非任城,而暴甚于仰毒。”案:曹操子彰,封任城王,相传中毒暴卒。
读音:yǎng bǔ 意思:谓依靠他人哺养、供养。 ▶《新唐书•沙陀传赞》:“沙陀始归命天子,仰哺于边,世喋血助征讨,常为边兵雄。” ▶宋·曾巩《与刘抗龙图启》:“四弟怀仰哺之託,九妹有待年之期。”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足下乃以三军之众,仰哺他人;千金之资,坐供外费,良非上策。”
读音:yǎng liǎn 意思:(仰脸,仰脸) 1.抬头,脸向上方。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鲍文卿正仰脸看着遮阳,轿子已到。” ▶茅盾《子夜》十一:“不料赵伯韬忽然仰脸大笑起来。” 2.方言。指斜挂在门楣上的大镜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大吊灯下,他头一眼看见的,不是摆在炕桌上的酒菜,不是屋里五光十色的傢具……不是门上的仰脸,而是坐在
读音:yǎng miǎn 意思:见“仰事俯畜”。
读音:áng bí 意思:谓鼻露而向上。 ▶《尔雅•释兽》:“蜼,卬鼻而长尾。” ▶郭璞注:“鼻露向上。” ▶汉·刘向《列女传•齐钟离春》:“其为人……卬鼻结喉。”
读音:áng áng 意思: 1.轩昂貌。 ▶《诗•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郑玄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 ▶《北齐书•孙搴杜弼传赞》:“卬卬辅玄,思极谈天,道亡时晦,身没名全。” 2.高貌。 ▶《荀子•赋》:“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 ▶杨倞注:“卬卬,高貌。” ▶《文选•枚乘<七发>》:“颙颙卬卬,椐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