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格形翻译

格形翻译

查看格形全诗

  孙子说:“怎么样才能使敌军移动呢?那就要攻击他必定要去援救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前楚国军队围攻宋国,宋王派使者到晋国求救。晋国的狐偃说:“楚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缔结婚姻,如果攻打曹、卫,楚军一定会救援,这样宋国和齐国就可解围了。”后果如狐偃所料。

  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让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去救齐,在去救齐路上的战车中,二人商量计谋,田忌打算领兵直接去解救赵国。

  孙膑则说:“解开乱丝,不能用拳头;劝人停止斗殴,不能伸手。只要抓住要害,造成一种阻止纠缠、争执的形势,纷争就会自己解开。现在魏国正在进攻赵国,它的精锐部队一定全开往国外,年老体弱的士兵留守国土。您不如带兵直奔大梁,占据魏都的大路,冲击它空虚的后方。这样,魏军一定会放弃赵国,返回来拯救自己。这样一来,我们既救赵国,又击败了魏国。”

  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带兵急奔大梁,魏军果然离开了邯郸。

  曹操做了东郡的太守,治理东武阳,屯兵在顿丘,黑山的贼寇于毒等攻击东武阳。曹操打算领兵从西面人山,攻击于毒的大本营,各部的将领都认为应该返回东武阳自救。曹操说:“当年孙膑围魏救赵,耿弇想奔向西安却去攻打临淄。如果使贼寇听说我向西攻击其大本营而撤退,那么东武阳的危急就可以解除了。如果贼寇不撒退,我能攻破敌人的老窝,而敌人却不能拨取东武阳。就这样定了。”于毒听说后,果然放弃了东武阳西还,曹操伏兵半路拦截,大败于毒。

  关羽围困襄阳,曹操因为汉帝在许都靠近贼寇,打算迁都。司马宣王、蒋济都劝说曹操:“刘备和孙权是外亲内疏。关羽得志,孙权肯定心里不痛快。可以派人劝说孙权紧随关羽之后,攻击关羽,答应割取江南给孙权,这样襄阳之困就可以解除了。”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关羽果然被孙权擒获。

  这里说的是要进攻敌人的要害之处,敌人肯定要有行动。所以,善于打仗的人,他取得胜利,既显不出智谋的名声,也看不出勇武功劳。不在白刃搏杀之前争斗,不在进攻机会己失之后才防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推荐古诗: 杜陵叟小寒食舟中作题乌江亭别董大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春宫曲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