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本人的爱情生活极为不幸,作为一位女词人,她多情而敏感。词中写女主人公从缺月获得安慰,不啻是一种含泪的笑颜。无怪魏仲恭在《朱淑真断肠诗词序》中评价其词为“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同岂泛泛者所能及”。
  “春秋多佳日”。“山亭水榭”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因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凤帏”中之“寂寞”——独处无郎,还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呢?“凤帏”句使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如此情状,叫人怎不颦眉,怎不愁闷?有意味的是,词人使“愁闷”与“颦眉”分属于“新”“旧”二字。“旧”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新”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这又是“旧”。“新”“旧”二字相映成趣,更觉情深。
  辗转反侧,失眠多时,于是乃有“起来”而“临绣户”似乎是在期待心上人的到来。然而户外所见,只不过“时有疏萤度”而已,其人望来终不来。此时,女主人公空虚寂寞的情怀,是难以排遣的。在这关键处,词人又却又写出了一丝安慰,也算是自慰吧!词人给她一点安慰,一轮缺月,高挂中天,并赋予它人情味,说它因怜悯闺中人的孤栖,不忍独圆。“多谢”二字,痴极妙极。同是写孤独情怀,苏东坡在圆月上做文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朱淑真则在缺月上做文章“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移情于物,怨谢由我,真有异曲同工同妙。此词最有兴味之所在正是结尾两句。
         
                   
                    推荐古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南陵别儿童入京、
秋下荆门、
日出入行、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捣练子令(深院静)、
三台令(不寐倦长更)、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					
					推荐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