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卷四十二部分翻译

卷四十二部分翻译

查看卷四十二全诗

  徐则,东海郯县人。  小时候沉着稳重,没有不良的嗜好。  跟从周弘正学习,喜欢《周易》、《老子》、《庄子》,擅长于议论,名声远播都城。  徐则叹息说:“名声不过是实质的外表,我怎么能舍去本质而去追求外表呢?”于是怀有栖隐山林的念头,拄着拐杖到缙云山中隐居。  后辈学子几百人,苦苦请求徐则教授,徐则推辞不干,而打发他们走。  不娶妻,常穿着粗布衣巾。  陈太建年间(569~582),应召到至真观小憩。  过了一月,又辞观到天台上,绝食五谷以修身养性,每日所用不过松涧之水罢了。  即使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也不穿棉衣。  太傅徐陵为徐则书写颂文并刻在山上。  他刚到缙云山时,太极真人徐君对徐则说:“你年过八十,会做帝王的老师,然后才能得道。”晋王杨广镇守扬州,知徐则之名,亲笔写信召徐则说:“道得源于万物的玄妙变化,法来源于大自然,包涵阴阳的变化,混然而成万物,人们能够弘扬道,道则存在于人们的言行之中。  先生履行德教修身辟谷,以玄为本整齐万物,深明其趣味,通晓于法门。  悦性怡神,从虚空玄妙的人体感应中体会道的玄妙,餐松食(zhu,植物名,可入药),在烟霞中栖息,望赤城以等待风起云升,游玉堂而驾龙凤之车,虽然在天台山隐居,名声却仍然远播于江淮之地。  我想借重你的良谋,有劳你早晚辛苦。  一向钦佩你的道术,长久地存于我胸臆,侧席以待隐居之人,作梦都想你。  霜风变冷,海气即将变寒,隐居在茂林之中,精神与道体均吉庆安宁。  当初商山四位老隐士,举荐于汉庭,淮南八公,来藩王之宫朝仪,过去和现在虽有不同,山谷却没有变化。  隐居市井和朝廷,前贤已作出表率。  导引凡人阐述圣理,除了先生还有谁呢?故特地遣使到山谷相请,想先生不辞劳苦,欣然而来,不再待在蒲轮上面,离开你隐居的山谷。  望先生能委屈自己,我伫立等候你披云而来。”徐则对门人说:“我今年八十一岁,晋王来召我,徐君的话果然灵验。”于是到了扬州,晋王请徐则讲授道法,徐则以时日不便推辞。  到了半夜,命侍者取来香火,好像平常朝圣的礼仪一样,到五更而死,而肢体柔软如同活着一样,停放了几十天,颜色没有变化。  晋王下书说:“天台山隐士东海徐先生,表里俱为人所敬仰,以谦和玄默为德,视万物于身外,约束以安身,着粗布蒲衣,餐松食,栖隐于天台山上,五十余年。  卓越的仙才啊,飘然腾气升天,千寻峻岭,万倾碧涛,都不能窥其踪迹。  寡人我景仰先生道家风度,久闻先生道德质朴,频频派遣使者,到远方请来先生,希望能虔诚地接受高深的道法,以结良缘。  现在先生刚到这里,还不到十天,就厌弃尘世羽化升天,返朴归真于灵府。  身体柔软,颜色不变,这是经方家所谓“尸解地仙”之术。  诚感延师的礼仪没有举行,而延师之心早在,即使忘掉忧愁,仍然怆然于怀。  丧事所需费用,随时按需求供给。  霓裳羽盖,既然已经腾云而去,空棺连同余下的衣服,怎能葬在坟中。  但拐杖和鞋子仍在,就按照俗法,应派遣使者送还天台山定葬。”当时从江都到天台山,沿道多看见徐则徒步行走,说得以放还。  到了旧居,徐则取出经书道法分送给弟子,仍叫打扫一间房子,说:“如有客来,宜把他们请到这里。”然后跨过石梁,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过了一会儿,尸柩到了,弟子们才知道徐则已灵化,时年八十二岁。  晋王听说这件事,更加惊奇,特赐锦缎千匹,派画工画出徐则的相貌,命柳巧言作讠赞说:“能用语言表达的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道,永恒存在的道是无可名状的;上上之德不是凡俗的德,至上之德是没有界限的。  玄风扇起来,才有先生。  夙昔炼金液,怡神于天地之上,玉石刚软化,云丹又将炼成。  就去追慕葛洪,将与茅嬴为伴。  我王遥嘱,乃感到先生的真诚。  柱下史暂启如上,河水沉静无声,留此符以告信,如化杖飞声腾龙。  永远思念先生灵踪,向哪里发抒思念之情?现在披上素绢之衣作吊,如同来到天台一样。”当时还有建安人宋玉泉、会稽人孔道茂、丹阳人王知远等,也行辟谷之术,以松涧之水自给,都受到炀帝的器重。

推荐古诗: 小寒食舟中作戏题磐石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沁园春(独立寒秋)如梦令(宁化)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千秋岁引(别馆寒砧)寄别李德远(李侯不恨世卖友)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推荐诗句: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