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诞 皇甫诞字玄虑,是安定乌氏人。 他的祖父皇甫和,是西魏的胶州刺史。 父亲皇甫王番,任北周隋州刺史。 皇甫诞年少时,禀性刚毅,有器度。 北周毕王召引他作仓曹参军。 高祖文帝即位以后,皇甫诞作了兵部侍郎。 几年后,出京城作鲁州长史。 开皇年间(581~600),又回到朝中作比部、刑部侍郎,都有贤能的名声。 后调任治书侍御史,朝臣无不对他恭敬而又畏惧。 高祖因为百姓流亡很多,派皇甫诞任河南道大使,以约束流民,使他们遵守法度。 到返朝后,所奏之事符合高祖的旨意,高祖很高兴,让他兼任大理寺少卿。 第二年,升任尚书右丞。 不久,因母亲去世而辞职。 丧期未满,又奉命到职上任。 不久,转任尚书左丞。 当时,汉王杨谅为并州总管,朝廷广泛选拔人才当他的辅佐,前后任长史、司马的,都是当时的名士。 高祖因皇甫诞以公平正直著称,封他做并州总管司马,总管并州府政事,凡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汉王很敬重他。 到炀帝即位,召汉王入朝,杨谅采纳谘议官王支页的计谋,发兵作乱。 皇甫诞屡次谏阻,杨谅都不采纳。 皇甫诞流着泪说:“我料想汉王您的兵器物资,没有哪一样能抵挡京师军队的。 加上君臣的名份已定,谋反和拥护朝廷的情况不同,你兵马虽精,也难以取胜。 希望您奉命入朝,恪守臣子的节操,一定会有赤松子和王子乔的长寿,几代人的荣华。 如果再拖延,身陷叛逆,到时一上刑书,想做平民百姓也不可能了。 希望王爷您体察我的苦心,想一个万全之计,我斗胆冒死请求。”汉王大怒,囚禁了皇甫诞。 后来杨素将至,杨谅屯兵在清源抵挡。 汉王的主簿豆庐毓放皇甫诞出了囚牢,与他合谋,关闭城门,不让杨谅入城。 杨谅袭破城池,二人都守节而死。 炀帝因皇甫诞以身殉国,为嘉奖并悼念他,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追赠柱国,封弘义公,谥号明。 皇甫诞的儿子无逸继承了爵位。
推荐古诗:
小寒食舟中作、
戏题磐石、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沁园春(独立寒秋)、
如梦令(宁化)、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寄别李德远(李侯不恨世卖友)、
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推荐诗句: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