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编刊首版《辞源》。1912年民国成立后,经人举荐任职于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因工作不合己意去职。1915年回上海,参加南社。1月《妇女》杂志创刊,任《小说月报》及《妇女》杂志主编10年。与恽代英、胡愈之、叶圣陶、沈雁冰、黄宾虹、廖仲恺、叶浅予、胡寄尘、周作人、郑振铎等为伍,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一个时代。1918年起陆续刊发了一些自己创作的鸳鸯蝴蝶派通俗作品,及“礼拜六派”情节离奇、逗人笑乐的作品。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后,辞去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和《妇女》杂志主编职。后游历南洋各国数年,作《南洋竹枝词》100余首。
从南洋回国后,历任上海沪江大学、南方大学、暨南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新闻报》秘书、编辑、主笔,同时任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治词章之学及英文,并主持正风文学院的教务工作。工书法,通诗词,词章名手,雅好楹联,擅作小说,壮严、诙谐兼而有之,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颇负时誉。参加柳亚子等所办的南社,常为沪、锡各报刊撰写小品文,发表小说,并以戏剧鼓吹民主革命。书法,师法二王(王羲之与子王献之),擅长率更体、欧体,能写铁线篆。喜欢收藏文物,藏有洮河绿石砚一方,背刻宋度宗时名校书苏翠像,有马湘兰题诗,为湘兰妆阁中故物。晚年生活艰困,以卖书度日,著述颇丰。
1942年8月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仅58岁。主要作品有《碧血花传奇》、《香骨桃传奇》、《可中亭》、《铁云山》、《霜华影》、《鸳鸯被》、《玉鱼缘》、《绿绮台》、《西神小说集》等9种;另有艺术杂论集《玉台艺乘》行世;诗词专集《秋平云室词》、《梅魂菊影空词话》等;小品文辑有《雪蕉吟馆集》、《梁溪词话》、《云外朱楼集》等未刊稿本。书法著作有《墨林一枝》、《碑林奇字》、《墨佣余沉》等传世。
推荐古诗:
杜陵叟、
小寒食舟中作、
题乌江亭、
别董大、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春宫曲、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