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77—1550),字声伯,号水南居士,隐居仙潭后,更号渚山真逸,晚号可仙道人。明代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人。词人、作家。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年),针对明孝宗被庸医误诊致死一案,书呈《大珰张瑜科参》,遭张瑜同党刘瑾陷害入狱,杖三十。谪判六安州。四年(1508年)冬,移知徽州府休宁县,五年(1509年),瑾诛,复官刑部主事。翌年(1510年)七月,举佥山西按察司。抵任两月,命领敕提督学校。致仕归,隐居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渚山(西栅漾畔)约四十载,著述颇丰。嘉靖中,屡征不起。葬于浙江德清县新市镇吴兴荡西岸寺后圩。著《水南稿》十九卷、《唐余纪传》十八巻(收入续四库全书)、《两山墨谈》十八卷、《山堂琐语》二卷、《渚山堂诗话》三卷、《渚山堂词话》三卷(收入《四库全书》)、正德《德清县志》(首部德清县志)、正德《仙潭志》八卷(首部仙潭镇志)、《绿乡笔林》、《水南闲居录》、《宣靖偹史》等。其所著《渚山堂词话》为明代词学著作中之佳者,存录元明之际诸多散逸词作。
推荐古诗:
春雪、
难念的经、
从军行、
塞下曲、
相思、
长寿乐(微寒应候)、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