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口号大全频道

小学学校标语口号

1。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2。不要踩我,我是你们的绿化者。

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4。放飞你的青春,奔洒你的热情。

5。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6。天空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7。树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才。

8。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

9。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0。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11。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12。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

13。脚下留情,草如茵。

14。敬业修德强能健体。

15。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16。做人诚为本,做事实为基。

17。付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份赞美。

18。爱校等于爱自己。

19。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

20。道路的拐弯处,人生的转折点。

21。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22。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一起走过。

23。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24。我是小草,是你的朋友。

25。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26。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27。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28。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29。有你有我才有这有血有肉的学校。

30。别让坚强的生命,成为足下阴魂。

31。草坪为我们贡献绿色,请保护它。

32。敬人容人,助人爱人。

33。绿色的生命需要我们的共同呵护。

34。爱心造就生命的新绿,新绿展示爱心的美丽(爱护花草)。

35。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36。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

37。一份爱,献给你;一份情,送给你;一片绿,留给你。

38。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39。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40。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

41。有一种恩情是手下留情,有一种爱心叫脚下留心(爱护花草)。

42。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43。一花一草藏世界,一言一行见精神。

44。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5。珍惜每一滴水让地球妈妈不在哭泣。

46。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47。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48。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49。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5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1。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52。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53。绿色、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

54。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5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56。知行一致,行胜于言。

57。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58。芳草有情君当怜,学海无涯我自勤。

相关口号: 中国篮球彩票宣传语工务署单位形象推广宣传口号“生态安徽”公益广告词保护草坪标语口号国外最具创意广告标语(中英文对照)佛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公益广告语经典禁烟标语口号浙江省无偿献血宣传标语关爱脑瘫儿童公益活动主题口号体彩公益口号

标签:小学学校标语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白日见鬼  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