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哲学家名人故事:黄宗羲_900字

位置:找找成语大全 > 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的作文大全 > 哲学家名人故事:黄宗羲_900字

哲学家名人故事:黄宗羲_900字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伟人大多出生于动荡的时代,黄宗羲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成长为一代思想大家。晚年的黄宗羲提出裸葬自己引起了家人的不解,但黄宗羲最后还是以裸葬入土,那黄宗羲为何坚持要裸葬自己呢?
黄宗羲的生平简介
黄宗羲,字太冲,或德冰,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和教育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美称。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封建君主制。黄宗羲是“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的长子,与弟弟黄宗炎、黄宗会合称“浙东三黄”,和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家”。黄宗羲出生于1610年,他的父亲因反对魏忠贤而受酷刑惨死,1628年,魏忠贤倒台,黄宗羲上书诛灭阉党余孽,人称“姚江孝子”。1644年,明朝灭亡,宏光政权建立,黄宗羲被捕入狱,后脱身回到余姚,开始起兵抗清。1646年,清军占领绍兴,黄宗羲三次被清朝廷捉拿,于是开始隐居的生活。1678年,康熙年间,朝廷多次诏征黄宗羲,黄宗羲都拒绝入仕,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著述中去,病中写作《梨洲末命》等,1695年,黄宗羲病逝。
黄宗羲的晚年都在从事文化活动,但他是和当时自己抗拒的清朝一起,所以不被人理解。1687年,黄宗羲就开始料理自己的后事,他要求儿子在自己死后将自己披散头发,盖上被子,放在石头棺木里裸葬自己。
黄宗羲石像
当时许多明朝遗民都是以散发下葬,这是不想做清朝百姓的意愿,这可以理解,但是裸葬却不被人理解,而且这种下葬的方式违背葬礼风俗,当时黄宗羲提出裸葬的时候就引起了黄家的轩然大波。
黄宗羲一直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他求自己死后能尸骨早些腐烂才要求裸葬的。黄宗羲的晚年事业不被人理解,和自己早年的亲朋好友反目成仇,这是他内心的症结。加上父亲和老师惨死的时候,在朋友为抗清殉国的时候,黄宗羲苟活下来,并以80岁高龄逝世,所以他的内心是痛苦、复杂的。在死后,他希望以裸葬的方式下葬,只是希望自己的尸骨能快速的腐烂而已。
黄宗羲的一生,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忙碌着的,前世与抗清斗争,后半人生就是忙于著述和从事文化活动,他似乎永远在和现实斗争。他做事有些偏激,又不善于不和别人解释,从坚持裸葬自己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很多事情上黄宗羲都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纵观历史,几乎每个有成就的人都是这样的性格。

相关作文: 学溜冰冬天的礼物关于体检的作文电脑的诱惑记2012年的最后一天给大家推介一本书夏天真热一堂有趣的科技课可怕的天气心爱的口琴

标签:哲学家名人故事黄宗羲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