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书画相通”,这是中国艺术史及美学史上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杜甫知画又知书,今人如安旗即有言:“除文学外,杜甫对其他艺术也很留心。例如书法,‘九龄成大字,有作成一囊’,他不但本人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后来在他的《观薛少保书画壁》、《观张旭草书图》、《李潮八分篆歌》诸诗中,我们还可以窥见他对书法的兴趣和修养。”又云:“后人常以‘沉郁顿挫’称杜诗,顿挫者,指诗的章法曲折,意境深远。……这不是和书法的‘一波三折’等笔法相通么?
推荐古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岁暮归南山、
送元二使安西、
终南山、
点绛唇(寂寞深闺)、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永遇乐(落日熔金)、
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足不僵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百计千谋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
- 百孔千创 比喻困苦不堪。同“百孔千疮”。